首页> 中文学位 >延髓腹外侧区微量注射L-NNA对肾神经传入冲动介导的内脏-减压反应的影响
【6h】

延髓腹外侧区微量注射L-NNA对肾神经传入冲动介导的内脏-减压反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1

附图2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内脏痛、内脏痛模型及内脏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及延髓腹外侧区(包括头端和尾端)微量注射NO合酶抑制剂L-NNA(N-硝基-L-精氨酸)对肾神经传入冲动介导的内脏-减压反应的影响,探讨静脉注射L-NNA使内脏-减压反应产生翻转的中枢机制,为阐明内脏疼痛引起休克的机制以及为临床防治由内脏-减压反应引起的并发症提供参考。 方法:用电刺激大鼠肾神经传入纤维的方法模拟内脏痛诱发内脏-减压反应的模型。将96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静脉给药组、RVLM(延髓腹外侧区头端)给药组、CVLM(延髓腹外侧区尾端)给药组,比较静脉注射L-NNA及RVLM、CVLM微量注射L-NNA前后刺激肾神经时血压、脉压和心率的变化情况。 结果:在基础状态下,刺激肾传入神经均可引起明显的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心率减慢。给药后的实验结果如下:1.与对照实验比较,给予L-NNA后每组动物的基础血压和刺激反应均有变化:静脉给药组:静脉注射L-NNA(3mg/ml,0.2ml/kg)基础血压逐渐升高,从89.33±8.14mmHg升至99.81±9.01mmHg(P<0.005),给药后间隔15min再刺激肾传入神经,血压的变化却为升压效应(P<0.01),同时,脉压增大、心率加快(P<0.005、P<0.005);RVLM给药组:RVLM微量注射L-NNA(3ug/ul,0.1ul)后,基础血压逐渐升高,从90.07±7.36mmHg升至105.98±8.74mmHg(P<0.005),给药15min后再刺激,血压仍然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P<0.005),由用药前的-25.36±6.35mmHg减少到用药后的-14.86±5.47mmHg,同时,脉压变小和心率减慢的程度也明显小于用药前(均为P<0.01);CVLM给药组:CVLM微量注射L-NNA(3ug/ul,0.1ul)后,血压逐渐降低,从101.33±11.04mmHg降至75.15±8.99mmHg(P<0.01),给药15min后再刺激,血压仍然下降,但下降的幅度明显减小(用药前下降幅度为28.97±10.55mmHg,用药后下降幅度为17.01±5.43mmHg,P<0.005),同时,脉压变小和心率减慢的程度也明显小于用药前(均为P<0.01)。 2.与对照实验比较,给予L-精氨酸+L-NNA可对刺激反应产生影响。静脉给药组:静脉注射L-精氨酸(200mg/ml,0.5ml/kg)后,血压略有下降,但很快又恢复到基线水平,5min后注射L-NNA(3mg/ml,0.2ml/kg),血压仍有上升趋势,但未能达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第二次注射后15min刺激肾传入神经,每例均表现为降压反应,且下降幅度与用药前相似(用药前下降11.99±2.73mmHg,用药后下降11.05±2.34mmHg,P>0.05),脉压和心率的反应也恢复为用药前的水平(P>0.05);RVLM给药组:向RVLM微量注射L-精氨酸(186ug/ul,0.1ul),血压呈下降趋势,从93.53±8.95mmHg降至71.98±14.23mmHg(P<0.01),5min后注射L-NNA(3ug/ul,0.1ul),血压略有上升,但未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15min后刺激肾传入神经,每例血压变化又表现为下降效应(P<0.001),且下降的幅度与RVLM给药前无显著差异(P>0.05),脉压变小和心率变慢的程度也都达到了用药前的水平(与用药后相比均为P<0.01,与用药前相比均为P>0.05);CVLM给药组:向CVLM微量注射L-精氨酸(186ug/ul,0.1ul),血压呈上升趋势,从91.78±11.54mmHg升至99.86±13.15mmHg(P<0.01),注入L-清氨酸5min之后注射L-NNA(3ug/ul,0.1ul),与基础血压相比,血压略有下降,但未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注射后15min刺激肾传入神经,血压变化又表现为下降效应(P<0.001),且下降的幅度与给药前无显著差异(P>0.05),脉压和心率的反应也恢复为用药前的水平(P>0.05)。 结论:刺激大鼠肾神经传入纤维可以引起内脏-减压反应,静注L-NNA对上述反应有翻转作用,RVLM和CVLM微量注射L-NNA则可部分抵消内脏-减压反应,提前注入L-精氨酸可以取消L-NNA的上述作用。表明RVLM和CVLM均参与了内脏-减压反应,此反应可能是通过中枢L-Arg:NO通路的介导在该反应的传导过程中起作用;静注L-NNA引起的翻转作用则可能是由于抑制了内源性NO的生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