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瑞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临床研究
【6h】

瑞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瑞芬太尼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硝普钠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探讨瑞芬太尼能否诱导并维持控制性降压,减少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出血量,为术者提供一个满意的术野,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可控性,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ASA Ⅰ~Ⅱ级60例择期行鼻内窥镜的患者,男46例,女14例,年龄18~50岁,体重45~85kg,无高血压病史,无心肺疾患,无血液病病史,术前未用任何影响心脏及血管的药物,术前两周内未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随机分为两组,硝普钠组(N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各30人。两组病人的性别比例、ASA分级、体重、年龄、基础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术前禁食水8小时,皆于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完成后行桡动脉穿刺,置入 20G 套管针,以进行桡动脉测压,同时可便于抽取动脉血以进行血气分析。主要手术步骤开始前进行控制性降压,N组用硝普钠,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初始速度为0.5~1.5μg/kg·min,根据血压水平,不断调整泵速,直至降至靶目标血压,然后调整泵速维持低血压水平:R组用瑞芬太尼,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初始速度为0.25~0.75 μg/kg·min,根据血压水平,不断提高和调整泵速,直至降至靶目标血压,然后调整泵速维持低血压水平。术中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50~70mmHg,直至手术主要步骤结束。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分别记录控制性降压即将开始前(T<,0>)、血压降至靶目标后10min(T<,1>)、血压降至靶目标后20min(T<,2>)、血压降至靶目标后30min(T<,3>)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T<,0>、T<,3>两时点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对术野出血情况进行手术野质量评分,手术野的满意程度由固定手术者(其不知道麻醉科医师用的何药进行控制性降压)进行评定;记录控制性降压由开始到降至靶目标值所需时间和停用降压药后到拔除气管导管所需时间。 结论: 1.瑞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是有效的,能有效减少术野出血,为术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术野,而不需要辅助其他任何降压药物或措施。 2.瑞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是安全的,降压温和,无血压剧烈地波动和反射性心率增快,不产生耐药性,停药后无反跳性高血压,心肌氧耗降低,不影响动脉血气,术后无呼吸、循环、神经系统并发症,无肝肾功能损害。 3.瑞芬太尼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可控性好,起效迅速,剂量容易控制,停止麻醉后病人苏醒迅速平稳,拔管迅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