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平乡县40岁及以上人群外眼病与视力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6h】

河北省平乡县40岁及以上人群外眼病与视力损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中老年人视力损害的流行病学概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视力损害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和损失,且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各国面临的一个社会和经济问题。因此,防盲治盲具有重大意义。1999年2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及20多个国际非政府组织在全球发起“视觉2020”行动-到2020年消灭可避免盲,人人享有看得见的权利。本课题充分响应此号召,以河北省重点扶持贫困县平乡县的40岁及以上农村人群为调查对象,了解这些群体中盲与低视力及以沙眼、翼状胬肉为主的外眼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了解各病的患病率,丰富我国眼科流行病学数据,为制定防盲治盲的措施提供一些依据。 在我国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等原因,相当多的人得了眼病由于不能支付医疗费而失去治疗机会;而且在我们眼科界缺少防盲治盲的现代观念和技术,坐等患者就医者多,主动筛查和组织患者就诊者少,因此本课题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为老区人民筛选眼病,以便于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也为实现根治可避免盲的目标减轻社会负担加快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方法: 1、按卫生部全国防盲指导组规定的公式即: n=(u<,o>/δ)<'2>p(1-p)来计算样本人数。其中n为样本量,u<,o>为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时的t值(1.96),δ为允许误差,取0.2p,p为40岁及以上人群双眼盲的患病率,参考1985年北京顺义县眼病调查结果,p取1.75%,假设调查受检率可达85%,则所需样本数为6344人。 2、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确定调查点。以调查点户口为依据确定调查对象。利用村办公室或乡村诊所等设立检查站,将调查对象集中检查。 3、每一位受检者均记录姓名、性别、年龄,详细询问全身病、眼病史、家族史及眼部手术史等。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视力检查。若日常生活视力<0.3,则需检查小孔视力;自然光或手电筒光线下检查眼球运动、眼位、眼睑、睑缘、睫毛、泪器、睑球结膜及角膜情况;对小孔视力<0.3者,行暗室检查。 4、根据各病诊断标准做出诊断,对于可现场治疗的疾病给予免费治疗,按公式: 患病率=(患病人数/调查总人数)×100%计算各病患病率,并用SAS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 1、研究人群:按户口登记的40岁及以上人群共7153人,其中男性3341人,女性3812人,实际检查6455人,受检率为90.24%,其中男性2985人,受检率为89.34%,女性3470人,受检率为91.03%。 2、沙眼的患病率:沙眼患病人数为1364人,患病率为21.13%(95%CI:20.13%~22.1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6.08%,女性患病率为25.48%,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沙眼患病率无明显的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期沙眼中以Ⅱ期沙眼为最多,占沙眼患者的43.69%;就其严重程度而言,轻度(Ⅰ<'+>及Ⅱ<'+>)沙眼为最多,占沙眼患者的47.58%。 3、翼状胬肉的患病率:翼状胬肉的患病人数为410人,患病率为6.35%(95%CI:5.76%~6.9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37%,女性患病率为5.4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0岁以前翼状胬肉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80岁以后患病率有所降低。翼状胬肉发生于鼻侧者为最多,占患者总数的96.10%。翼状胬肉的分级中以“2mm~”为最多,占所有眼数的35.66%,“≥5mm”者最少,占1.13%。 4、其他疾病的患病率:结膜结石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为11.23%;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混浊患病率为2.42%;倒睫、睑内翻、斜视、慢性泪囊炎、睑外翻的患病率分别为1.84%、1.13%、0.73%、0.60%、0.25%。 5、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双眼盲的患病人数为71人,患病率为1.10%(95%CI:0.85%~1.35%):双眼低视力的患病人数为181人,患病率为2.80%(95%CI:2.40%~3.20%);单眼盲的患病人数为155人,患病率为2.40%(95%CI:2.03%~2.77%);单眼低视力的患病人数为204人,患病率为3.16%(95%CI:2.73%~3.59%)。各种类型的视力损害中女性的患病率均高于男性,且有统计学意义。各种类型视力损害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以最初致视力损害的原因为准,在所有病因中白内障居首位,角膜病居可确定病因的第二位,高度近视及弱视居可确定病因的第三位。沙眼并发症占视力损害病因的3.01%,翼状胬肉占0.70%。 结论: 沙眼已不再是主要致盲眼病,但仍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在今后的沙眼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宣传教育,建议大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控制各种传播途径。翼状胬肉具有潜在的致盲危险,仍应作为我国农村防治眼病的重要方面,在今后的农业劳作中应加强防护措施,减少危险因素对眼睛的刺激。白内障是主要的致盲眼病,而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白内障致盲人数还会继续增加,故白内障盲的防治仍是今后防盲治盲工作的重点。由于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故盲与低视力防治的重点人群为60岁以上老年人群。防盲治盲工作任重而道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