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噬菌体7肽库中筛选哇巴因特异性结合短肽并初步分析其生物学活性
【6h】

从噬菌体7肽库中筛选哇巴因特异性结合短肽并初步分析其生物学活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噬菌体呈现技术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从噬菌体7肽库中筛选与哇巴因特异性结合的短肽,并分析其生物学活性,为研究哇巴因与钠泵的相互作用及防治内源性哇巴因相关的原发性高血压奠定基础。 方法: (1)哇巴因特异性结合短肽的筛选 ①亲和筛选用哇巴因和卵清蛋白复合物包被酶标板,牛血清白蛋白封闭,快速洗板,加入稀释噬菌体文库,弃去未结合噬菌体,洗脱,收集洗脱液。将洗脱液加入大肠杆菌ER2738增殖培养。重复以上操作3次,获得高度富集的噬菌体。 ②吸附实验用卵清蛋白包被酶标板,加入第3轮淘筛的噬菌体,收集未结合的噬菌体,测定滴度。重复3次后保存洗脱液。 ③滴度测定将3轮淘选产物与ER2738混合接种于IPTG-Xgal培养板上。计数培养板上的蓝斑。 ④ELISA法鉴定用哇巴因与卵清蛋白复合物包被ELISA板的各孔,依次加入第3轮扩增后噬菌体、抗M13抗体和底物溶液H2O2,酶标仪测A450值。 ⑤噬菌体阳性克隆ssDNA的提取及测序分析,并推导出短肽序列,合成多肽。 ⑥同源性分析:应用NCBI/BLAST数据库,比较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已知蛋白质的同源性。 (2)哇巴因结合肽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①采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测定3H-哇巴因与哇巴因结合肽的结合活性。 ②MTT比色法检测哇巴因结合肽对哇巴因所致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生长抑制的影响。 ③形态学观察:倒置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构改变;Hoechst33342/PI双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死亡特征。 ④半定量RT-PCR法检测哇巴因结合肽对哇巴因所致钠泵α1亚单位、β1亚单位、VE-cadherin和Snail mRNA表达改变的影响。 结果: (1)从噬菌体7肽库中筛选出与卵清蛋白-哇巴因藕联物特异性结合肽的效率:第1轮:2.0×10-3%,第2轮:2.1×10-3%,第3轮:3.8%。使与卵清蛋白-哇巴因藕联物特异性结合肽得到高度富集。2×1013pfu/ml的噬菌体库经过3轮卵清蛋白包板吸附实验,特异地与哇巴因结合的噬菌体库为1.8×102pfu/ml,经过3轮淘选并经ELISA鉴定,从噬菌体随机7肽库中筛选得到14个阳性克隆,对其ssDNA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出3种多肽:肽A的筛选一致率达到64.3%(9/14),共有碱基序列:CAACGTACTGGACGTCCACT,蛋白序列:RCMTSRS,同源蛋白:一种多蛋白复合体,位于其643-648位置,主要参与细胞的多种信号传递;肽B的筛选一致率为28.6%(4/14),共有碱基序列:GAGCGTTGGTGCATGGTGTG,蛋白序列:LATTVPH,同源蛋白:氨甲酰天冬氨酸脱水酶,位于其26-32位置;肽C的筛选一致率为7.14%(1/14),共有碱基序列:TGCGTGTGTATGGATGG,蛋白序列:TATTIPT,同源蛋白:一种假象蛋白,位于其248-252位置。 (2)放射配基实验结果:哇巴因结合肽能与3H-哇巴因结合,其回归方程:B/F=-0.743B+94.5276(r=-0.768),Kd=0.836nmol/L,Bmax=127.7 fmol/mg蛋白。结果表明,3H-哇巴因与哇巴因结合肽(OCP)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为0.836 nmol/L,受体密度为127.7 fmol/mg。 (3)哇巴因可抑制EAhy926细胞生长,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高浓度哇巴因(10μmol/L)对细胞有剧烈抑制作用,而低浓度(0.001μmol/L)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经直线回归计算24h、48h、72h IC50值分别为0.507、0.126、0.038μmol/L。 (4)哇巴因结合肽拮抗作用:哇巴因结合肽可拮抗哇巴因对EAhy926细胞抑制生长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高浓度哇巴因结合肽(100μmol/L)对细胞有较强保护作用,而低浓度(0.001μmol/L)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则明显降低。经直线回归计算24h、48h、72h IC50值分别为0.612、0.364、0.174μmol/L。 (5)细胞形态学改变:EAhy926为贴壁生长型细胞,哇巴因作用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变化。5-10/μmol/L哇巴因作用,12h后即引起细胞死亡,给予0.1μmol/L哇巴因干预24h,细胞由多角形变为圆形,细胞间缝隙增大,细胞折光性减弱,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出现肿胀、破碎、死亡。而10μmol/L哇巴因结合肽与0.1μmol/L哇巴因处理后,细胞死亡明显减少。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证明,10μmol/L哇巴因处理细胞12h后有90%细胞剧烈坏死,被PI染成红色;0.1μmol/L哇巴因组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呈亮珠状,并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而联合组则凋亡细胞数量减少。 (6)哇巴因结合肽与0.1μmol/L哇巴因联合对EAhy926细胞钠泵α1和β1亚单位mRNA表达的影响:联合实验组与单独使用0.1μmol/L哇巴因组作比较,联合实验组能下调EAhy926细胞钠泵α1亚单位的表达,上调β1亚单位表达,且两者均呈浓度依赖性。随着哇巴因结合肽浓度的增加,钠泵α1亚单位mRNA表达明显减弱;相反,β1亚单位mRNA表达增高。 (7)哇巴因结合肽与0.1μmol/L哇巴因联合对EAhy926细胞VE-cadherin和Snail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联合实验组与0.1/μmol/L哇巴因对照组比较,哇巴因结合肽能浓度依赖性地上调VE-cadherin表达、下调Snail表达。且二者的表达存在逆反关系,Snail在转录水平抑制VE-cadherin的表达。 结论: (1)从噬菌体7肽库中得到筛选一致率较高的哇巴因特异性结合短肽,其碱基序列为:CAACGTACTGGA CGTCCACT,蛋白序列为:RCMTSRS。 (2)哇巴因结合肽可以阻抑哇巴因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抑制增殖和诱导死亡作用,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关系。 (3)哇巴因结合肽可以阻抑哇巴因所致的血管内皮细胞钠泵α1亚单位和Snail基因的表达上调及钠泵β1亚单位和VE-cadherin的表达下调。这些分子的表达变化在血管内皮细胞的信号转导和细胞黏附中起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