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及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
【6h】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及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国产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由武汉远大集团生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P-选择素及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的影响。
   方法:病例选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入院的连续97例行择期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男性57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67.35±10.25岁)。所有患者由于延时入院均失去了溶栓及急诊PCI的机会,且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连续性胸痛=30分钟;心肌酶峰值超过正常上限2倍,并具有动态演变过程及肌钙蛋白阳性;心电图超过两个相邻导联有意义的ST段抬高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排除标准:24h内接受溶栓治疗,存在抗凝的禁忌症或有过血小板紊乱的病史,血小板减少症,曾经有过中风或颅内出血,或有中风或颅内出血的倾向;合并心肌炎、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期有急、慢性感染和手术、外伤史;近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应用组50例和常规药物治疗组47例,其中替罗非班应用组于术前0.5小时经外周静脉先给予负荷量盐酸替罗非班,按10μg/kg在3分钟推注完毕,继而以0.15μg/(kg.min)由微量泵持续泵入24h。PCI术前均给予足量的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肝素治疗,使血小板聚集率小于40%。PCI过程中仅处理梗死相关血管。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给予标准的抗凝、抗血小板、降脂等治疗,观察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情况。每组患者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心肌梗死部位、服用药物、心功能分级及冠脉造影血管病变只数、支架类型及术中相关操作等之间的差异。根据冠脉造影结果,不适宜行PCI术的患者不入选本研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均接受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1h、术后0.5h、2h、6h、24h抽取静脉血,送检CRP、P-选择素及CK-MB、cTnI。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1.5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白细胞数目、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肌梗死部位、冠脉造影血管病变支数、心功能分级及服用药物方面、所用支架类型及术中相关操作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中常规药物治疗组1例患者冠脉造影示血管病变狭窄<75%,3例患者(替罗非班组2例,常规组1例)冠脉造影示多只病变,不适宜PCI治疗,这4例患者退出本研究。常规药物治疗组术后0.5h、2h的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术前1h(8.17±2.44 vs5.08±1.40%;6.02±1.64 vs5.08±1.40%,P<0.05),盐酸替罗非班应用组术后各时间点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和常规药物治疗组相比,术后0.5h、2h、6h P-选择素水平均降低(5.49±1.23 vs8.17±2.44%;4.69±1.17 vs6.02±1.64%;4.59±1.06 vs5.09±1.22%,均P<0.05)。常规药物治疗组术后6h、24h的CRP水平较术前1h升高(2.88±0.97 vs1.95±0.93mg/dl;3.49±0.19 vs1.95±0.93mg/dl,均P<0.01),盐酸替罗非班应用组术后0.5h CRP水平较术前1h降低(1.65±0.75 vs2.08±1.00mg/dl,P<0.05),术后24h较术前升高(2.71±0.86 vs2.08±1.00mg/dl,P<0.01),和常规药物治疗组相比,术后0.5h、2h、6h、24h CRP水平均降低(1.65±0.75 vs2.09±0.94mg/dl;1.85±0.85 vs2.23±0.87mg/dl;2.23±0.95 vs2.88±0.97mg/dl;2.71±0.86 vs3.49±0.19mg/dl,均P<0.05)。常规药物治疗组及盐酸替罗非班应用组术后CK-MB水平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之间也无明显变化。常规药物治疗组术后6h、24h cTnI水平较术前1h升高(1.94±0.30 vs1.82±0.23ng/ml;2.52±0.39 vs1.82±0.23ng/ml,P<0.05),盐酸替罗非班应用组和术前无明显变化,和常规药物治疗组相比,术后6h、24h cTnI水平降低(1.82±0.21 vs1.94±0.30ng/ml,1.84±0.19 vs2.52±0.39ng/ml,均P<0.05)。常规药物治疗组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8例,急性支架内血栓2例,盐酸替罗非班应用组无复流现象发生1例,而急性支架内血栓0例,两组中均无死亡、颅内出血和严重出血,常规药物治疗组有3例轻微出血患者,替罗非班应用组有4例轻微出血患者,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1、PCI术后血小板膜P-选择素、CRP明显增高,提示PCI过程可能进一步激活了一系列的炎症免疫反应,此可能与术后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相关。
   2、盐酸替罗非班可以减低PCI术后炎症因子P-选择素、CRP水平,抑制炎症免疫反应,减低PCI术后的急性支架内血栓的形成。
   3、PCI术后心肌损伤因子cTnI明显升高,说明PCI术本身会造成心肌的损伤。
   4、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PCI术后无复流发生,进而降低PCI术所造成的心肌损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