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6h】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Hunt-Hess分级Ⅳ-Ⅴ级)采用超早期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分析,为降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方法。
   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暨河北省神经介入治疗中心于2003年10月-2009年12月住院病例中符合研究标准的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8例,选择标准:Hunt&Hess分级Ⅳ-Ⅴ级,分组治疗,研究组行超早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后根据结果选择合适方法对动脉瘤行神经介入治疗;继而通过显微神经外科将脑内、脑池具有占位效应的血肿清除,在脑池内留置引流管,同时行超大去骨瓣减压术,硬脑膜减张缝合,缓解术后颅内压增高。对照组行超早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后根据选择单纯血管内治疗、外科手术或药物保守方法治疗。术后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生存率的估计采用小样本的Kaplan-Meier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术后6个月以Glasgow(GOS)评分分级为指标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研究组6个月GOS评分显示:死亡(death、D)1例,占研究组患者总数11.1%;植物状态(vegetativestate、VS)1例,占研究组患者总数11.1%;严重残疾s(everedisability、SD)2例,占研究组患者总数22.2%;中度残疾(moderatedisability、MD)3例33.3%;恢复良好(goodrecovery、GR)3例,占研究组患者总数33.3%;家属放弃治疗1例。对照组8例性单纯治疗。3例采用保守治疗,3例均死亡;1例采用单纯外科动脉瘤夹闭术及脑室外引流术,死亡。4例行血管内治疗,1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6个月GOS评分3分;1例行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行脑室外引流术,死亡。2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行脑室外引流术,死亡。
   结论:通过对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分级Ⅳ-Ⅴ级)的患者采取神经介入和显微神经外科综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