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桡动脉掌浅支植入正中神经卡压段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6h】

桡动脉掌浅支植入正中神经卡压段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血管植入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可以加速移植神经的再血管化,使移植神经内的变性崩解轴索和髓鞘碎屑能得以较快的清除,为神经轴索的再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可取得与吻合血管的神经移植相同的疗效;血管植入神经卡压段治疗周围神经卡压,在对卡压神经松解的同时植入血管,可以较早的恢复卡压和松解造成的神经血供破坏,加速卡压段神经的再血管化,加速神经再生,均有利于病变神经的恢复。以不同分期的腕管综合征患者为对象,对相同分期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随访,根据肌电图观察正中神经的恢复情况。观察并总结桡动脉掌浅支植入正中神经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这一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从而为因腕管综合征造成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较合理的治疗方法,也为血管植入神经治疗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对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其间的腕管综合征42例患者,共42腕,男10例,女32例;年龄24~67岁,平均46岁。左腕17例,右腕2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1个月~2年,平均6.5个月。根据美国电生理诊断协会公布的腕管综合征分度标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轻度组10腕,中度组20腕,重度组12腕。各组内在随机配对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实行手术治疗。根据解剖研究:桡动脉在腕部于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桡动脉于前臂下段前侧近腕横纹处发出掌浅支,起点距桡骨茎突约(1.4±1.0)cm,掌浅支穿经鱼际肌的实质或沿其表面下行,此段长平均(2.4±1.0)cm,而正中神经在腕上方位于桡侧腕屈肌和掌长肌之间的深面,位置最表浅,桡动脉掌浅支和正中神经在腕部基本符合正常的四肢周围神经与血管的伴行、位置相近关系,因此把桡动脉掌浅支近端打断,最长可以解剖游离3.4cm,于腕部植入正中神经,基本符合自然的供血关系,而且不影响手部的供血。根据解剖特点,实验组手术方式为桡动脉掌浅支植入正中神经外膜松解术,对照组手术方式为单纯正中神经外膜松解术。术后6个月患者复查肌电图,与术前肌电图结果比较拇至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和腕部正中神经至大鱼际肌中段(正中神经末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变化,同时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观察患者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及复发患者。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肌电图变化:轻中重3组组内分别比较实验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感觉传导速度,术前和术后6个月有显著差异P<0.01;轻中重3组内分别比较实验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与对照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CMAP潜伏期,轻度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重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有显著差异P<0.01;轻中重3组组内分别比较术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感觉传导速度与CMAP潜伏期,均无显著差异P>0.05;轻中重3组组内分别比较术后6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感觉传导速度与CMAP潜伏期,轻、中度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有显著差异P<0.01。轻中重三组术后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中、重组CMAP潜伏期显著改善;重组患者两者实验组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
   结论:1桡动脉掌浅支植入正中神经卡压段有利于早期促进受压促进受正中神经功能恢复,加速受损正中神经的恢复。
   2神经再生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解除压迫改善神经周围血供可加速神经再生恢复。血管植入可早期重建卡压神经血供,对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3卡压正中神经植入桡动脉掌浅支,由于血管较粗大,能够再生各级分支进入卡压正中神经外膜及束膜,具有重建血供快、不吻合血管、切取植入桡动脉掌浅支后不影响手部血供等优点。
   4正中神经外膜纵向切开植入桡动脉掌浅支,既有效的解除了压迫,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神经外膜的连续性和血供,疗效确切,为治疗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提供了临床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