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月经后期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诊断标准探索性研究
【6h】

月经后期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其诊断标准探索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部分 月经后期中医证型和证候谱分布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月经后期各证候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是在继文献研究和专家问卷调查之后,在循证理念和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频数和构成比描述性统计当前月经后期的证型分布和证候分布特征,运用多元统计法中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索性研究各证候的主要构成症状和次要症状,试图为月经后期辨证诊断标准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方法。
   方法:
   1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
   1.1调查方法
   在月经后期文献研究和专家问卷调查基础上,制定调查问卷(主要调查了172个症状)和纳入排除标准,自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期间,采用多中心(辽宁省、四川省、江苏省、广州省、河北省)、大样本(502例)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目前月经后期各证型分布及其具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分布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1.2信息录入、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建立数据库:将全部数据录入excel表,建立本项目相关数据库。据调查选项各症状项目的有无,分别赋值0、1,逐一整理输入相应的数值,采用excel表中频数和构成比统计法,描述性统计月经后期各证型、症状分布状况。
   2筛选各证型的主要症状根据中医理论和专家意见(课题组成员讨论)。
   3归纳各证候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运用SPSS13.0软件的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累及贡献率约等于或大于70%的症状为主要症状,其余为次要症状。
   结果:
   1月经后期中医证型和证候谱分布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1月经后期患者的总体症状分布:经血含有小血块,色暗红,或鲜红,经期乳房疼痛,经前心情烦躁;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暗,舌有齿痕;脉细沉。反应了其病机总以虚证为主,兼有虚实夹杂的特点。
   1.2月经后期主要证型:肾虚、气滞、脾虚、血瘀、肝郁血热、痰湿。
   1.3各证型常伴随证型:肾气虚兼有气滞证、兼血瘀证、兼脾气虚证;气滞兼有肾气虚证、兼脾气虚证、兼血瘀证;脾气虚兼有肾阳虚证例、兼气滞证、兼肾气虚证;肾阳虚兼有脾气虚证、兼气滞证;血瘀兼有肾气虚证、兼气滞证;肾阴虚兼有气滞证;肝郁血热兼有肾气虚证;痰湿兼有脾气虚证。体现了月经后期的主要病机:以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证、气滞证、脾气虚证多见,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既往教材现有证型,结合本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议月经后期常见证型中考察加入脾气虚、血瘀两种证型。
   1.4根据中医理论和专家经验,各证型筛选后主要构成症状(纳入多因素分析的症状),整理筛选后如下:
   肾气虚证型主要构成症状分布如下: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红、血质清稀、带下色白、带下偏多或偏少、质清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疼痛、健忘不集中、头晕目眩、眼花、耳鸣、面色晦暗、面色少华或无华、口咸、失眠多梦、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频数、夜尿多、舌淡暗、脉细、沉、弱。
   气滞证型主要构成症状: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色暗红或深红、有小血块、血质粘稠、经行乳痛、痛经、经行烦躁、烦躁易怒、喜叹息、胸胁胀闷、焦虑或抑郁、失眠多梦、口苦、舌质偏红或淡暗、舌苔薄黄、舌边尖红、脉细、沉、弦、涩。
   脾气虚证型主要构成症状: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血量偏多、势急暴下、血色淡红、血质清稀、带下色白或淡黄、带下偏多或偏少、带下清稀、神疲乏力、头晕、食少纳呆、少气懒言、口淡、大便溏薄、多汗或自汗、面色萎黄或无华、小腹有空坠感、舌色淡白或淡暗、舌胖大或齿痕、舌体瘦薄、舌苔白腻、脉沉、弱、无力。
   肾阳虚证型主要构成症状: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血量偏多、血色淡红、血质清稀、带下偏少或偏多、带下色白、带下清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痛或酸冷或腰痛如折、健忘或不集中、小腹隐痛喜按、嗜睡、大便溏薄、性欲减退、小便清长或频数、夜尿多、面色咣白、口咸、舌淡暗、舌胖大有齿痕或舌体瘦薄、脉沉、弱、缓、迟。
   血瘀证型主要构成症状: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色暗红或深红、小血块或夹有大血块、血质粘稠、舌质淡暗或紫暗、伴瘀点或瘀斑、脉细、沉、弦、涩。
   肾阴虚证型主要构成症状:.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鲜红、血质粘稠、带下偏少、带下淡黄、带下粘稠、口咽干或口咸、腰膝酸软疼痛、头晕耳鸣、健忘不集中、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或烘热汗出、失眠、眼花目涩、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体瘦薄、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舌苔少或无、脉细、沉、数。
   肝郁血热证型主要构成症状:血量偏少或偏多、色暗红或鲜红、血质粘稠有小血块、经行烦躁、经行乳痛、痛经、带下偏多、质粘稠、口咽干、口苦、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焦虑或抑郁喜叹息、胸胁胀闷、舌质偏红、舌边尖红、舌苔薄黄、脉细、沉、弦、数。
   痰湿证型主要构成症状:出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出血颜色淡红、质粘稠、带下偏多、带下色白、带下粘稠、口粘、食少纳呆、嗜睡、大便粘腻不爽、不多饮、四肢麻木、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舌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滑、弦。
   2月经后期各证候的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
   用因子分析中主成分分析法对月经后期各证候主要症状、次要症状筛选的结果:
   2.1肾气虚证的主要症状:出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带下偏多或偏少、色白、质清稀、面色少华或无华、失眠多梦、耳鸣、口咸、腰膝酸软疼痛、大便溏薄、夜尿多、弱脉。次要症状:血质清稀、神疲乏力、健忘不集中、头晕目眩、眼花、面色晦暗、小便清长或频数、舌淡暗、细脉、沉脉。
   2.2气滞证的主要症状:出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血质粘稠、夹有小血块、痛经或乳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焦虑或抑郁、口苦、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沉、弦、细或涩。次要症状:血色暗红或深红、经行烦躁、喜叹息、舌质偏红、边尖红。
   2.3脾气虚的主要症状:血量偏多、势急暴下、质清稀、带下偏多或偏少、质清稀、头晕、口淡、食少纳呆、少气懒言、小腹有空坠感、舌质淡暗或淡白、瘦薄或胖大有齿痕、沉脉、无力。次要症状: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血色淡红、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多汗或自汗、面色萎黄或无华、舌苔白腻、弱脉。
   2.4肾阳虚证的主要症状:血量偏多、色淡红、质清稀、带下偏少、质清稀、口咸、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疼痛、小腹隐痛喜按、性欲减退、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频数、舌体瘦薄、脉沉、迟、弱。次要症状: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带下偏多、色白、面色咣白、神疲乏力、健忘或不集中、嗜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淡暗、脉缓。
   2.5肾阴虚证的主要症状:出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或出血偏多、血质粘稠、带下粘稠、头晕耳鸣、午后潮热、盗汗或烘热汗出、失眠、健忘不集中、眼花目涩、口咽干、小便短黄、舌体瘦薄、舌质偏红。次要症状:鲜红、带下偏少、带下淡黄、口咸、五心烦热、舌苔薄黄、少苔或无苔、脉细、沉、数。
   2.6肝郁血热证的主要症状:血质粘稠、有小血块、带下粘稠、痛经、经行乳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焦虑或抑郁喜叹息、头晕头痛、胸胁胀闷、口咽干、口苦、舌质偏红、舌边尖红、脉弦、数、细。次要症状:色暗红或鲜红、血量偏少或偏多、经行烦躁、带下偏多、舌苔薄黄、沉脉。
   2.7痰湿证的主要症状:血色淡红、带下粘稠、食少纳呆、头晕目眩、四肢麻木、嗜睡、不多饮、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弦、滑。次要症状:出血量偏少或点滴即净、质粘稠、带下偏多、口粘、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白、边有齿痕。
   结论:
   1月经后期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能真实客观的反应当前的证型和证候分布情况,提供循证意义上高质量的证据,为辨证诊断标准的标准化研究奠定基础。
   2月经后期证型分布以肾虚(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证、气滞证、脾气虚证为主,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从症状分布来看,总以虚证为主,兼有虚实夹杂。
   3据本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参考现有的《中医妇科学》教材中月经后期证型构成,提议今后的教材中,在月经后期常见证型中考察加入脾气虚、血瘀两种证型。
   4本病采用多元分析的统计方法是一种探索性研究,其运用方法尚有待于进一步调适完善,不能完全正确地解决中医的所有问题;且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只是一种工具,只有在符合中医学理论的前提下,才能对其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