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磷酸肌酸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6h】

磷酸肌酸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磷酸肌酸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磷酸肌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重要的方法之一。OPCABG可增加围术期心肌损害和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其围手术期的心肌损害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针对如何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一个较为全面的方法就是直接增加高能磷酸物的生成。磷酸肌酸是一种高效能供能物质,它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外源性磷酸肌酸。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为心肌细胞所特有,当心肌损伤时,cTnI快速释放入血循环,测定其浓度已成为心肌损伤敏感性高的特异性标志物,且持续时间长。cTnI能够检查出没有达到围术期心肌梗死判断标准的微小的心肌损伤。通过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及心肌酶(CK-MB)的动态观察,探讨磷酸肌酸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评估磷酸肌酸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
   1.选择研究对象40例择期接受OPCABG的患者,每例患者均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20名。排除标准:对麻醉药的异常反应;术前28d服用过实验性药物;严重肝肾功能疾患;冠状动脉修补术病史;严重心律失常或射血分数低于0.3。
   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常规术前准备,麻醉过程、手术过程相同。本研究中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心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完成。实验组静脉给予磷酸肌酸钠(唯嘉能,海口奇力制药有限公司)2.0g/d静脉滴注至术后第5天,对照组按常规OPCABG术后治疗方法,不使用磷酸肌酸。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抽取静脉血。(3)在抽血后2小时内,将标本在4℃条件下置入离心机3000rpm5分钟取血清冷冻于-70℃冰箱。两组患者均在术前、术后6、12、24、48h抽静脉血检测心肌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
   结果:
   1.两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实验组男性18人,女性2人,平均年龄62.2±11,合并糖尿病6人,合并高血压12人,合并左主干病变12人,平均射血分数0.57±0.11。对照组男性17人,女性3人,平均年龄63.0±10,合并糖尿病5人,合并高血压15人,合并左主干病变10人,平均射血分数0.58±0.10。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2.手术及手术后结果:实验组共搭桥81支,其中乳内动脉桥16支,大隐静脉桥65支,平均桥血管数目为3.25±1.2支,手术时间4.07±0.60h,缺血时间39.23±7.07min,拔管时间15.94±1.98h,ICU停留时间68.13±1.7h,术后住院时间9.5±2.1d,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0.61±0.07。对照组20名患者共搭桥78支,其中乳内动脉桥17支,大隐静脉桥61支,平均桥血管数目为3.05±1.03支,手术时间3.8±0.41h,缺血时间38.1±4.23min,拔管时间20.4±1.64h,ICU停留时间74.5±1.9h,术后住院时间10.9±3.1d,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0.55±0.15。两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3.肌酸激酶同工酶结果:两组术前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3个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48小时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10)。
   4.心肌肌钙蛋白Ⅰ结果:两组间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比较4个时间段均有明显差异(P<0.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磷酸肌酸可明显减少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释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