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淋巴液引流减轻失血性休克肾损伤的作用与机制
【6h】

肠淋巴液引流减轻失血性休克肾损伤的作用与机制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肠淋巴途径在多器官损伤的发病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肾脏是失血后首先出现低灌注的器官之一。随着针对微循环学说进行的液体复苏,由缺血直接导致休克肾损伤的病例逐渐减少。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不能及时进行液体复苏而导致休克肾损伤的情况依然存在,对相关机制的探讨有利于持续低血压时肾损伤的救治。
   目的:本研究通过肠淋巴液引流,观察肠淋巴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并从胰蛋白酶活性、炎症反应、能量代谢等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肠淋巴途径在休克肾损伤发病学中的意义,为重症休克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休克肠淋巴液引流组(引流组)。所有大鼠经戊巴比妥钠肌肉注射麻醉后,行股部手术,右股静脉注射肝素钠全身抗凝,右股动脉插管连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连续监测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左侧股动脉插管后连接注射器固定于抽注机上备放血用;腹部手术,剥离肠系膜淋巴管。待所有手术完成、稳定30 min后,休克组与引流组大鼠经左股动脉匀速放血,10 min内将MAP降至40 mmHg,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假手术组进行相同的手术操作,但不放血。引流组大鼠维持低血压1h后,行肠系膜淋巴管插管,引流休克肠淋巴液至休克3h。休克组维持低血压3h、引流组引流休克2~3 h肠淋巴液后、假手术组在相应时间点,经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浆,检测肾功能指标尿素(Urea)、肌酐(Cre)以及胰蛋白酶、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晚期糖基化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留取固定位置的肾组织,一部分多聚甲醛固定用于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另一部分制备组织匀浆用于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CAM-1、RAGE、乳酸(lactic acid,LA)、2,3-DPG、膜泵(ATPase)等指标。
   结果:①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损伤的作用: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假手术组肾小球、肾小管结构正常,休克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引流组大鼠肾组织损伤较轻;休克组大鼠血浆Urea、Cre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引流组大鼠血浆Urea含量显著低于休克组。②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与肾损伤相关的血浆指标的影响:休克组大鼠血浆胰蛋白酶活性、ICAM-1与RAGE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引流组大鼠血浆胰蛋白酶活性、ICAM-1与RAGE含量显著低于休克组,且这些指标与假手术组均无统计学差异。③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肾组织匀浆相关指标的影响:休克组大鼠肾组织匀浆LA、MDA、ICAM-1、RAGE、TNF-α、2,3-DPG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引流组大鼠肾组织匀浆LA、MDA、ICAM-1、RAGE、TNF-α含量显著低于休克组,2,3-DPG高于休克组;且引流组大鼠LA、RAGE、TNF-α、2,3-DPG含量高于假手术组、MDA、ICAM-1含量与假手术组无统计学差异;同时发现,三组大鼠肾组织匀浆Na+-K+-ATPase、Ca2+-ATPase、Mg2+-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可减轻持续失血性休克状态大鼠的肾损伤。其作用机制一方面与降低血浆胰蛋白酶活性、降低ICAM-1、RAGE、TNF-α引起的炎症损伤、降低自由基损伤有关;另一方面与提高氧释放能力从而改善能量代谢、减轻乳酸性酸中毒有关。研究结果提示,持续低血压状态后的肾损伤与休克肠淋巴液回流有关,以休克肠淋巴液为干预靶点,对于重症休克肾损伤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