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Quadrant可扩张管道系统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开窗手术的疗效比较
【6h】

应用Quadrant可扩张管道系统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开窗手术的疗效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微创技术在腰椎疾患中的应用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椎间盘组织承受人体躯干及上肢的重量,人在日常生活及劳作中,最容易受到劳损,其原因是,血液供应量少,营养甚为有限,从而容易发生退变。Conventry报告,20岁的青年人已有退行性变,20~30岁有的已出现明显退变,纤维环出现裂隙。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脱水而逐渐缩小至中心部,周围纤维环增厚。最终导致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出现坐骨神经症状,在经保守治疗无效后,往往需手术治疗。一般认为开窗手术所去除的骨质较少,不破坏关节突关节,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但随着微创意识的增强,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病人的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已经成为临床医师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应用Quadrant可扩张管道系统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开放手术进行疗效比较,总结临床经验。
   方法:通过对自2009年3月起收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从中选择单侧神经根受累,影像学显示单间隙后侧方突出或脱出且无脊椎滑脱和腰椎失稳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A(Quadrant组),B(开窗手术组)两组。分别行Quadrant系统下腰椎后路开窗间盘摘除术和传统腰椎后路开窗间盘摘除术。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分)、ODI标准及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肌酸激酶值、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8~23个月,两组术前ODI评分、术后一个月评分及末次随访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Quadrant组手术疗效优良率占90%,对照组手术疗效优良率占86.7%,两组近期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3天VAS评分显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术后1、3、5天肌酸激酶值,术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Quadrant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 Quadrant系统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其术后近期疗效相近,不论是否采取Wiltse肌间隙入路都可获得满意疗效,解除患者痛苦,恢复日常生活。
   2 Quadrant系统由于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与传统手术需剥离椎旁肌止点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佳等特点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符合骨科微创的标准,比常规手术有更大的优越性,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