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元时期针灸学术特点的研究
【6h】

金元时期针灸学术特点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二节 经络系统的完善

第三节 子午流注针法的兴起

第四节 精而少的用穴特色

第五节 治疗范围的确定与扩展

第六节 刺法灸法的创新

第七节 重视取穴定位

第八节 其它方面

参考文献

综述 金元时期针灸学术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金元这一历史时期,上接北宋,下接明朝。在公元1115年,女真族建立了金国。至1234年,北方兴起的蒙古族灭金。1271年建立元朝。宋元之际,人们经历了战争的破坏,使百姓们疾病丛生,在当时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原有的医疗水平不能满足客观需要。因此,一些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心得,各自创立新说,学术思想很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宋金时期是众多医家深入研究的重要阶段。金元时代出现了很多名医,如刘完素、张从正、王好古等,而在针灸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针灸的名家和他们的针灸著作,例如何若愚《流注指微赋》(子午流注针经)、滑寿《十四经发挥》、窦杰《针经指南》、王开《重注标幽赋》、祝定注《窦太师标幽赋》等。这些针灸书籍都反映了金元时期针灸的特色。在金元时期,出现了金元四大家。在针灸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这时产生了按时取穴针法,如《子午流注针经》、《针灸指南》,还有忽泰必烈的《金兰循经取穴图解》,滑寿的《十四经发挥》等,这些书籍都是讨论按时取穴的。金元时期的医学在继承宋朝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各抒己见,所以说针灸医学到金元时期已经是各个流派盛行的时代了。我们所做的这个课题,就是通过研究金元时期主要针灸医家的著作,挖掘这一时期针灸学术的创新和临床价值以及在针灸学术史上的重要意义,为现代针灸临床提供思路和经验。我们分析了金元时期的针灸医家及其著作中关于针灸学的内容,总结了这一时期的学术特点、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络系统方面
   元代医家滑寿,字伯仁,自号为樱宁生,是元代大医学家。滑寿精通《内经》《难经》,善于针灸,著有《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在针灸学术上有两大贡献:一是对经络理论的研究,提出奇经八脉中的督任二脉,应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成为十四经。二是在《素问》《灵枢》的基础上,通考腧穴657个,对针灸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滑寿不仅对针灸学术有很大贡献,对经络理论也很有研究。对十四经的循行路线作了很多补充,发展了《内经》的经络学说。
   金元时期针灸学术走向简明实用,在腧穴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腧穴数目也有所增加,各书都相继增加了奇穴、特效穴等。腧穴的主治功用也有较大的发展,说明针灸临床已向深广发展。
   2:子午流注
   金元时期,以何若愚为代表,将子午流注和纳甲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他系统地论述了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组成和应用,为金元时期子午流注针法各种流派的产生开创了先河。并著有《子午流注针经》三卷。首创了子午流注纳甲法、养子时刻流注法。
   3:腧穴少而精
   金元时期许多医家在腧穴使用穴上少而且精,善于用特定穴,疗效确切,方便实用。
   窦汉卿非常精于八穴以治疗疾病。如脾阳不足及胃疼,他选取公孙穴,很有效果。喉中闭塞则取照海穴治疗。
   刘完素在临床施治时重视井穴的使用,善于使用五腧穴。此外刘氏在临证时很善于用原穴,如“腰痛,身之前,是阳明原穴冲阳;身之后,是太阳原穴京骨;身之侧,是少阳原穴丘墟。”说明他对经穴的辨证选取,突出了其辨证施治的特点。
   杜思敬重视输穴,尤其注重五输穴在针灸中的作用,因此说在这一时期腧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内容也有了变化。
   4:治疗范围确定与扩展
   每一个医家有了自己的专治病症,说明针灸临床已向深广发展。
   李杲是金元时期的名医。据《元史》记载,非常善于治疗伤寒、痈疽、眼目疾。
   罗天益用灸的治疗范围,并非局限于温补中焦,如面生疣瘤,采用灸患部十壮的方法治疗。
   胡元庆精于外科灸法。撰有《痈疽神秘灸经》,善于治疗痈、疽、疗、癤之病。
   5:针刺手法内容丰富
   在金元时期,许多医家提出了很多的针刺手法,如下针十四法,飞经走气四法,治病八法等。
   窦默在研究了前人的经验,创立了寒热补泻手法,并系统的总结了十四种基本的针刺技法,这对后世针刺法的研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朱震亨非常精于刺络放血疗法。因此说很多医家不仅吸取前人的经验,而且独创了自己所特有的些针刺方法,丰富了针灸学的内容。
   杜思敬的《济生拔萃》前三种为针灸专书,即《针经节要》、《洁古云岐针法》、《针经摘英集》,均为杜思敬辑录。“治病直刺诀”这是《针经摘英集》的主体部分,收录针方69首,讲究配穴,特别详于刺法,这是以往医书所载针方少见的特征。
   6:重视补泻手法
   王国瑞是金元时期著名针灸医家窦汉卿的得意弟子。著有《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王国瑞很重视针刺补泻,主张根据人体气血流注的盛衰逐日按时施以针刺施以艾灸。
   7:出现大量歌赋
   此时期撰写医籍的突出特点是应用歌赋体裁比较多,从金元时期何若愚、窦汉卿之后,一直到明代《针灸聚英》已收集针灸歌赋65首,是后人学习针灸的一份宝贵遗产。
   窦汉卿在发挥《针经》本义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将针灸理论用歌赋的体裁综合阐述,通俗易懂,成为针灸学的纲领。如标幽赋、通玄指要赋。
   8:重视取穴定位
   杜思敬在治疗疾病时不仅重视五腧穴的使用,而且对腧穴的体位取穴法很在意。如《针经摘英集》“刺丝竹空二穴,以患人正坐举手下针。”这对元以后针灸医家临床取穴很有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金元时期针灸学术特点的研究,可以看出金元时期的针灸学术在各个方面有了高度发展,各大医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独创了自己的方式方法,使得针灸医学步入了鼎盛时期。同时我们发现,通过研究这一时期的学术特点、价值,也让我们对针灸的源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我们的现代针灸临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发扬了祖国的医学遗产。

著录项

  • 作者

    常英;

  •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学科 中医基础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尚朴;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245-09;
  • 关键词

    金元时期; 针灸疗法; 学术思想; 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