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椎体、椎间盘的变化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意义
【6h】

椎体、椎间盘的变化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生中的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腰痛、神经根性疼痛、间歇性跛行、感觉异常、运动功能的减退等症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虽然大量文献报道了退变性腰椎滑脱病因的相关研究,但其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许多问题未能达到共识,尚存争议。退变性腰椎滑脱是一个病理发展过程,受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其病因可能是:椎间盘的退变、关节突关节的形态异常,腰骶部肌肉韧带的强度降低、骨盆的形态、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等。此外可能还受吸烟、妊娠、糖尿病、体重指数等因素影响。以往文献多通过CT或MRI的影像学来测量腰椎和骶椎的异常解剖,数据应用双变量分析,没有控制干扰因素的作用,这在预测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展和结局上可能并非十分可靠。本研究通过测量腰椎X线平片的一些影像学参数,探讨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
  方法:以2009年7月~2010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60例DLS患者为观察对象(滑脱组),以性别和年龄匹配无DLS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对照组)。滑脱组:年龄51~75岁,平均65.32±7.84岁,男20例,女40例,L4滑脱的42例,L5滑脱18例。对照组:年龄50~75岁,平均66.75±6.95岁,男20例,女40例。滑脱组纳入标准:(1)年龄50~75岁;(2)因腰痛就诊,初次诊断为退变性腰椎滑脱;(3)腰椎正侧位、双斜位、动力位影像学资料完整、清晰;(4)单个椎体向前滑移;(5)未接受手术治疗。两组均排除先天发育不良性、峡部裂性、病理性、创伤性、医源性腰椎滑脱,排除感染、肿瘤、骨折,排除影像学资料模糊及不完整,排除腰骶移行椎。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影像学资料,测量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lumbarlordosis angle,LLA)、骶骨水平角(sacral horizontal angle,SHA)、椎体指数(lumbar index LI)、椎间盘角度(disc angle,DA)、椎间盘高度(discheight,DH)、L5横突的长度、宽度(the length of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TPL;the width of transverse process of L5,TPW)。其中腰椎前凸角、骶骨水平角、椎体指数、椎间盘角度、椎间盘高度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L5横突的长度、宽度在腰椎正位片上测量。对照组中椎体指数、椎间盘角度、椎间盘高度的测量,取与滑脱组滑脱节段相对应的椎体、椎间盘的参数。腰椎前凸角:L1与S1上终板的夹角;骶骨水平角:S1上终板与水平线的夹角;椎体指数:滑脱椎体后缘高度/椎体前缘高度;椎间盘角度:滑脱椎体下终板与下位椎体上终板的夹角;椎间盘高度:滑脱椎体下终板中点到下位椎体上终板的距离;L5横突的长度:椎弓根外侧缘到横突远端的距离;L5横突的宽度:横突长度线的中垂线距离。所有测量均由我院同一影像学医师完成,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组内不同节段各参数的比较及组间各参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入选检验水准α=0.05,剔除检验水准α=0.1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内不同节段的各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以将组内不同节段的测量数据合并,进行组间比较。滑脱组患者的腰椎前凸角、骶骨水平角、椎体指数、椎间盘角度、椎间盘高度分别45.83°±10.42°、28.35±11.16°、0.85±0.13、7.24°±3.83°、9.12±2.73mm;对照组分别为47.48°±10.75°、23.16±10.68°、0.96±0.10、9.68°±5.54°、10.54±2.48mm,两组间骶骨水平角、椎体指数、椎间盘角度、椎间盘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腰椎前凸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L5横突的长度、宽度分别为2.15±0.43锄、1.64±0.41 cm,对照组为2.06±0.39cm、1.57±0.32cm,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退变性腰椎滑脱与椎体指数(OR=0.184,95%CI=0.091-0.371,P<0.001)、椎间盘角度(OR=0.245,95%CI=0.108-0.575,P<0.001)有显著性关系,回归系数分别为-1.693、-1.406。
  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椎体指数下降,椎间盘角度减小,其可能是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