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西医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6h】

中西医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便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地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对本病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医生提出了多种手术方式来纠正异常的解剖结构,各有特色,但近远期疗效不稳定,易复发,尤其对于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过程是人体中一系列复杂而协调的生理反射活动,人的全身功能状态和高级神经活动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中医的辩证论治、整体观念,能对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的出口梗阻型便秘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此论文旨在探讨“STARR术+消痔灵柱状注射+温肾运肠汤口服”联合治疗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所致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临床选择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肛肠科住院病人中经症状、体征、排粪造影示为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直肠内脱垂型便秘患者80例,采用“STARR术+消痔灵柱状注射+温肾运肠汤口服”,即先行STARR+消痔灵柱状注射术,术后将科室自拟中药方-温肾运肠方制成袋装汤剂200ml每日两次,共服10天。观察治疗前后排便频率、排便时间、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应用缓泻剂、排粪造影示前突深度等指标的改变情况。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全部计量资料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秩和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的标准。通过统计学原理分析统计来判定近远期疗效。
  结果:8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60例(75%),显效14例(17.5%),好转6例(7.5%),总有效率为100%。
  1、患者治疗前后排便频率积分数据经配对秩和检验得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的排便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增多。
  2、患者治疗前后排便时间积分数据经配对秩和检验得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的排便时间比治疗前明显缩短。
  3、患者治疗前后肛门下坠感积分数据经配对秩和检验得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的肛门下坠感比治疗前明显减轻。
  4、患者治疗前后便不尽感积分数据经配对秩和检验得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的便不尽感比治疗前明显减轻。
  5、患者治疗前后应用缓泻剂积分数据经配对秩和检验得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应用缓泻剂比治疗前明显减少。
  6、患者治疗前后前突深度数据经配对t检验得出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患者的前突深度比治疗前明显缩小。
  结论:该治疗方案消除了直肠前突的囊袋样松弛粘膜,重构了直肠中下段的直肠内解剖结构,加强了直肠阴道隔。同时配合中药口服,补肾温阳、益气养血、润肠通便,改善了患者体质,增强了包括排便能力在内的内脏机能。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标本皆治,疗效果显著,近远期疗效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