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临床相关性研究
【6h】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临床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发病早期不同心肌梗死面积(myocardialinfarction area,MIA)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水平比较,及对不同RAAS水平心功能、血钾水平及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峰值的比较,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评估及判断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部心血管病房收治的68例诊断为首次发作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选为试验组,试验组根据心肌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小面积心肌梗死组(0%<梗死面积≤15%,A组)和大面积心肌梗死组(梗死面积>15%,B组)。小面积组27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7.89±11.64岁);大面积组4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5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59.49±13.13岁)。对照组(C组)选择同期住院的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入选男性29例,女性6例,年龄35~86岁(平均年龄为57.31±13.68岁)。比较A,B,C三组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平,并分析STEMI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水平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性。A,B两组分别根据入院后所测肾素水平等分为高肾素及低肾素亚组。分别比较亚组间心功能(包括LVEF及BNP水平)、血钾水平及心肌酶、肌钙蛋白Ⅰ峰值。
  所有患者均于再灌注治疗前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采集病例资料,测量血压,抽取静脉血行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肾功能、电解质及BNP测定,并于再灌注治疗前累计卧床6小时(包括入院前卧床时间)后抽取静脉血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水平测定(抽血时间严格控制在发病24小时内,并在入院后未服用ACEI/ARB的情况下),发病24小时内每2小时测一次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以后每天测一次,取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的峰值水平;入院后第二天清晨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肝功能、血脂、血糖、血小板聚集率及凝血常规等检查,并于患者病情相对平稳后行心脏彩超了解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心肌酶、肌钙蛋白Ⅰ、肾功能及电解质均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生化室检测,BNP由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干部心血管病房检测。应用心电图ST段偏移法Clemmensen公式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素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A、B、C三组的基础临床特征:A,B,C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及血清钠离子浓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组间比较:方差分析显示,A,B,C三组间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B组肾素水平高于A组(4.502±1.131 vs2.927±1.108)ng/m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肾素水平均高于C组(2.927±1.108 vs0.507±0.167;4.502±1.131 vs0.507±0.167)ng/m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高于A组(319.752±119.157 vs232.394±102.87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高于C组(232.394±102.871vs53.745±11.656;319.752±119.157 vs53.745±11.6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醛固酮水平高于A组(0.4451±0.0993 vs0.3403±0.09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醛固酮水平均高于C组(0.3403±0.0929 vs0.1104±0.0316;0.4451±0.0993 vs0.1104±0.031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与心肌梗死面积的相关:经Spearman参数分析法得出心肌梗死面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成正相关(r肾素=0.623,r血管紧张素=0.480,r醛固酮=0.64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亚组间心功能比较:A组高肾素组与低肾素组相比,LVEF明显降低(54.72±4.66 vs60.59±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明显升高(287.71±123.73 vs193.624±69.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肾素组与低肾素组相比,LVEF明显降低(46.38±10.88vs52.8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明显升高(791.65±428.61 vs335.52±135.2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亚组间血钾水平比较:A组高肾素组与低肾素组相比,血钾水平偏低(3.72±0.49 vs4.11±0.4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肾素组与低肾素组相比,血钾水平偏低(3.62±0.52 vs4.00±0.5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亚组间CKMB及cTnI峰值水平比较:A组高肾素组与低肾素组相比,CKMB峰值明显升高(142.21±51.27 vs47.29±20.7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峰值明显升高(26.11±12.95 vs13.84±8.4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肾素组与低肾素组相比,CKMB峰值明显升高(321.21±151.02 vs229.76±104.5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峰值明显升高(59.33±26.97 vs41.37±20.9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其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水平明显升高,并与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对于STEMI患者RAAS水平越高,预示其心肌梗死面积越大。STEMI患者RAAS水平越高其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越大,病情越严重。
  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RAAS水平越高其心功能越差,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3.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RAAS水平越高其发生低血钾的风险越大,预示其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越大,病情越严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