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人腰椎侧凸的多层螺旋CT研究
【6h】

成人腰椎侧凸的多层螺旋CT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第一部分成人腰椎侧凸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成人腰椎侧凸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的腰椎侧凸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男32例,女68例,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4.5岁。对照组患者100例,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62.8岁。所有患者均行腰椎CT检查确诊。通过计算机工作站的多种后处理功能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椎体的体积,椎体的CT值及椎体骨小梁容积百分比(BV/TV),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重建骨小梁的三维图像,比较两组间骨小梁的形态、数目变化。
  结果:腰椎侧凸组与对照组椎体CT值,BV/TV值的比较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椎体体积V的比较,P>0.05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骨小梁结构在3D-VR图像上显示,腰椎侧凸组患者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数目减少。BV/TV值与年龄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呈负相关。
  结论:骨含量的下降,骨质疏松是成人腰椎侧凸发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小梁的结构稀疏,数目减少。
  第二部分成人腰椎侧凸椎间盘及腰椎小关节的临床特点
  目的:评价成人腰椎侧凸与椎间盘的相关性及腰椎侧凸椎小关节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的成人腰椎侧凸患者100例,其中男32例,女68例,年龄36~87岁,平均年龄64.5岁,行腰椎CT检查,明确腰椎侧凸的诊断。测量椎间盘的不对称指数,分析研究椎间盘不对称指数与腰椎侧凸角度的相关性。观察测量关节突关节面的改变,关节间隙的改变、上下关节突的对位关系改变及伴随的椎间盘退变、黄韧带钙化、侧隐窝的变窄。
  结果:凹侧四个椎间盘的高度和平均为44.62±40.77 mm,凸侧平均为48.86±0.85 mm,凹凸侧椎间盘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椎间盘不对称指数的平均值为0.86±0.16,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椎间盘不对称指数与侧凸Cobb角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椎小关节的变化:关节突关节面的改变(90例),关节间隙的改变85例,小关节对合不良或者半脱位53例,伴随椎间盘退变、黄韧带钙化及侧隐窝变窄的变化79例。
  结论:椎间盘退变的不对称性与成人腰椎侧凸的侧凸角度存在正相关。椎间盘退变和椎小关节退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是引起成人腰椎侧凸的重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