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探讨CEA、EMA、CK7、CK20、TTF-1及NapsinA在脑膜癌病诊断及寻找原发灶中的应用价值
【6h】

探讨CEA、EMA、CK7、CK20、TTF-1及NapsinA在脑膜癌病诊断及寻找原发灶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试剂

3 主要仪器

4 实验步骤

结果

1 MGG常规染色

2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附图

附表

讨论

第一部分:脑脊液细胞学技术

第二部分: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又称癌性脑膜炎,是由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经血液、淋巴液等,向软脑(脊)膜局灶性或多灶性转移而发生的病变。由于脑膜癌病起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病死率高,一般的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灵敏度低,易于误诊漏诊,随着近年来癌症诊断及治疗的发展,癌症病人生存期限延长,脑膜癌病患病检出率较前升高。在我国以肺癌脑膜转移者最多,其次为胃癌,乳腺癌,20%~40%的MC临床上原发灶不明。腺癌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MC如果不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其平均存活时间只有4~8周,积极治疗可延长至6~7个月,故正确认识MC,早期诊断并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以目前国内外死亡率较高的脑膜癌病为主攻对象,以脑膜癌病患者的脑脊液为检测对象,采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6种肿瘤标记物:细胞角蛋白7(CK7)、细胞角蛋白20(CK20)、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新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在脑膜癌患者脑脊液中的定位表达,探讨这6种指标单一及联合应用在脑膜癌病诊断及寻找原发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意为建立一组科学、可靠的诊断方法,为临床脑膜癌病的诊断及原发灶寻找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及确诊的脑膜癌患者60例,原发灶为肺癌者29例,其中肺腺癌10例,余病理类型不详。原发灶为胃癌者11例,原发灶为乳腺癌者2例,原发灶为卵巢癌者2例,原发灶不明者16例;同时收集良性病变者30例,包括病毒性脑炎10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结核性脑膜炎5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5例,吉兰-巴雷综合征5例。所有患者均采集脑脊液6ml,于2小时内送检。
   1.所有患者收集单层脑脊液细胞玻片7张,晾干,分别进行瑞氏(MGG)染色,CEA、EMA、CK7和CK20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2.其中原发灶为肺腺癌者10例、原发灶为胃癌者11例、2例原发灶为乳腺癌者及2例原发灶为卵巢癌者另分别进行NapsinA和TTF-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3.评价6种肿瘤标记物在脑膜癌中的表达。
   结果:
   1、MGG常规染色
   60例入选病例均经常规脑脊液细胞学MGG染色发现肿瘤细胞,其中52例首次检查发现,首检阳性率为86.7%,其余8例均为第二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
   2、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2.1、CEA、EMA、CK7在脑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2.1.1、CEA、EMA、CK7检测结果:
   CEA、EMA、CK7灵敏度与特异度:三者灵敏度分别为53.3%(32/60)、1.7%(49/60)、61.7%(37/60),特异度均为100%。
   2.1.2、CEA、EMA、CK7检测结果比较:
   EMA灵敏度为81.6%,高于其他两者,与CEA、CK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与CE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如下。CEA/EMA:86.7%(52/60)、100%、100%、78.9%;CK7/EMA:91.7%(55/60)、100%、100%、85.7%;三者联合检测:93.3%(56/60)、100%、100%、88.2%。三种组合模式均能提高脑膜癌病诊断的敏感性,任何两种组合模式间灵敏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CEA/CK7/EMA模式具有最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
   2.2、CEA、EMA、CK7、CK20、NapsinA、TTF-1在脑膜癌病寻找原发灶中的应用
   2.2.1、CEA在原发灶为肺癌和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2%(16/29)、63.6%(7/11),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2、EMA在原发灶为肺癌和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2.8%(24/29)、90.9%(10/11),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3、CK7在原发灶为肺癌和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2.4%(21/29)、27.3%(3/11),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4、CK20在原发灶为非胃癌者无阳性表达,原发灶为胃癌中阳性率为27.3%(3/11)。原发灶为肺癌与胃癌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5、TTF-1在原发灶为肺腺癌者阳性率为70%(7/10),在其他器官来源的脑膜癌病中均阴性表达(0%)。TTF-1在原发灶为肺腺癌中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100%。
   2.2.6NapsinA在原发灶为肺腺癌者阳性率为80%(8/10),在其他器官来源的脑膜癌病中均阴性表达0%。NapsinA在原发灶为肺腺癌者中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100%。
   2.2.7、CK7、CK20、NapsinA、TTF-1检测结果比较:
   2.2.7.1、CK7、CK20联合应用,其中,CK7+CK20-:原发灶为肺癌者和胃癌者阳性率分别72.4%(21/29)、18.2%(2/11),前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CK20+:两者阳性率分别为0(0/29)、9.1%(1/11),前者阳性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CK20+:阳性率分别为0(0/29)、18.2%(2/11),前者阳性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CK20-分别为27.6%(8/29)、54.5%(6/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乳腺癌均为CK7+CK20-,2例卵巢癌1例为CK7+CK20-,1例为CK7-CK20-。
   2.2.7.2、TTF-1、NapsinA在肺腺癌脑膜转移病例中,阳性率分别为70%、80%,NapsinA阳性率高于TTF-1,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其他器官来源的脑膜癌病例中两者均未见表达,特异度100%。肺腺癌中,以TTF-1+NapsinA+为诊断标准,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6/10)、100%、100%、78.9%;TTF-1+者分别为为70%(7/10)、100%、100%、83.3%;NapsinA+者为80%(8/10)、100%、100%、88.2%;TTF-1+/NapsinA+者为90%(9/10)、100%、100%、93.8%。
   2.2.7.3、CK7、CK20、TTF-1、NapsinA在不同肿瘤来源脑膜癌病例中的表达,在10例肺腺癌中,四者阳性率分别为80%、0、70%、80%,CK7、TTF-1及NapsinA两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者联合,在肺腺癌中,CK7+CK20-TTF-1+NapsinA+占60%,CK7+CK20-TTF-1-NapsinA+者为20%;CK7-CK20-TTF-1+NapsinA-为10%,CK7-CK20-TTF-1-NapsinA-为10%,无其他组合模式。2例原发灶为乳腺癌者均为CK7+CK20-TTF-1-NapsinA-;2例盆腔癌中1例为CK7+CK20-TTF-1-NapsinA-,1例为CK7+CK20-TTF-1-NapsinA-;所有原发灶为胃癌者均为TTF-1-NapsinA-,CK7/CK20表型见2.2.7。
   结论:
   1、在脑膜癌病的诊断中,EMA阳性率最高;
   2、CEA/EMA、CK7/EMA、CEA/CK7/EMA三种模式,均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3、CEA、EMA在寻找MC原发灶方面无临床应用价值;
   4、CK7、CK20、NapsinA、TTF-1组合能用于寻找脑膜癌病原发灶中:
   4.1、CK7+CK20-阳性可提示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脑膜转移;
   4.2、CK20+阳性可提示胃肠道肿瘤脑膜转移;
   4.3、CK7+CK20-TTF-1+提示肺腺癌或肺小细胞癌脑膜转移;
   4.4、CK7+CK20-NapsinA+提示肺腺癌脑膜转移;
   4.5、CK7+CK20-TTF-1-/CK7+CK20-NapsinA-提示乳腺癌转移可能性大;
   4.6、TTF-1+ORNapsinA+联合在诊断肺腺癌脑膜转移具有最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