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维解剖型锁骨钢板的研制、相关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
【6h】

三维解剖型锁骨钢板的研制、相关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与设备

2.方法

结果

(1)解剖测量结果

(2)生物力学实验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1.锁骨骨折的治疗现状

2.锁骨中段骨折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进展

3.三维解剖型锁骨钢板的研究

4.实验研究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其中锁骨中段骨折最为常见。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目前多采取手术治疗,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大体上有髓内钉、钢板内固定、钢丝、记忆合金锁骨环抱器等。目前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但其在临床应用时存在很多不方便,如近端上侧钢板内固定时患者颈部及头部会遮挡术者操作,置入螺钉时不便。
   通过临床实践和对锁骨解剖学深入分析,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解剖接骨板—三维解剖型锁骨钢板,其特征在于其近端固定于锁骨前侧,远端固定于锁骨上侧,从而实现了对锁骨三维固定。该钢板与其他重建钢板相比,优点在于:
   ①更加符合锁骨生理解剖结构;
   ②对骨折进行三维固定,更加牢靠;
   ③有效地避免了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
   ④将骨折固定技术与生物力学融为一体,有利于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安全性更高;
   ⑤手术操作更方便。
   本文通过对锁骨解剖及生物力学的进一步研究,分析所设计三维解剖钢板的可行性及实用性。(Fig.1)
   方法:
   (1)8具成年防腐尸体,排除1个锁骨骨折,其余15个肩部及其锁骨均完整。所有尸体锁骨均没有锁骨骨折、也没有锁骨或者肩部外科手术史。尸体样本均平躺于解剖台上,去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充分暴露重要肌肉、神经、血管、锁骨,暴露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将标本随机分为A、B、C三组。以锁骨中点为中心,A组为锁定钢板上置组;B组为锁定钢板前置组,即采用与A组同样的固定方法,把经过塑形符合前侧外形的一般锁定钢板固定于锁骨的前侧面;C组为三维锁定钢板固定组,该组的三维锁定钢板为自制的锁骨三维锁定钢板,此钢板无需塑形或经过简单塑形后,钢板内1/2段位于锁骨前面,钢板外1/2段位于锁骨上面,每侧均植入4枚双皮质螺钉。选取每个标本近端的5枚螺钉穿透对侧皮质点,分别测量每个点与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的距离。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处理,通过T检验,统计三维固定钢板分别与前两种钢板固定方案有无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2)选用15根成年防腐尸体锁骨标本,排除骨质疏松、肿瘤、畸形、外伤等异常情况,并在所有锁骨标本中段的同一部位用骨锯造成5mm的骨缺损。15根锁骨标本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锁定钢板上置组;B组为锁定钢板前置组;C组为三维锁定钢板固定组,该组的三维锁定钢板为自制的锁骨三维锁定钢板,此钢板无需塑形或经过简单塑形后,在骨折近端,钢板内1/2段位于锁骨前面。在骨折远端,钢板外1/2段位于锁骨上面。保证骨折每侧至少有3个螺钉孔,每侧均植入3枚双皮质螺钉。将标本用牙托粉固定于自制夹具中,然后将夹具及标本置于生物力学机上,每个标本都需要依次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扭转实验。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结果:解剖测量结果:与臂丛神经距离的比较:三维钢板固定组与上置钢板固定组相比,远端第1、2孔与臂丛神经的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近端第3、4、5孔与臂丛神经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三维钢板固定组测量距离较上置钢板固定组大,能够远离臂丛神经,更安全。三维钢板固定组与前置钢板固定组相比,远端第1孔与臂丛神经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前置钢板固定组测量距离更大;第2、3、4、5孔与臂丛神经的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
   与锁骨下动脉距离的比较:三维钢板固定组与上置钢板固定组相比,远端第1、2、3孔与锁骨下动脉的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第4、5孔与锁骨下动脉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三维钢板固定组测得距离更大,能够远离锁骨下动脉,更安全。三维钢板固定组与前置钢板固定组比较,远端第1、2孔与锁骨下动脉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前置钢板固定组较三维钢板距离更大;第3、4、5孔与锁骨下动脉的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近端都采用前侧固定效果无显著差异。
   与锁骨下静脉距离的比较:三维钢板固定组与上置钢板固定组比较,远端第1孔与锁骨下静脉的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第2、3、4、5孔与锁骨下静脉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三维钢板固定组测得距离更大,离锁骨下静脉更远,更安全。三维钢板固定组与前置钢板固定组相比,第1、2孔与锁骨下静脉的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前置钢板固定组较三维钢板距离更大;第3、4、5孔与锁骨下静脉的距离无明显差异(P>0.05)。
   生物力学结果:
   ①三点弯曲实验中,上置组抗弯曲能力最优,前置组抗弯曲能力最差;
   ②正扭转实验中,三维固定组抗扭转能力最优;
   ③负扭转实验中,三维固定组抗扭转能力最优。
   结论:三维固定锁骨钢板具有以下优势:
   ①完全符合锁骨生理情况;
   ②手术操作简单,避免头颈部遮挡操作;
   ③能避免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
   ④通过三维固定,骨折固定更加牢靠;
   ⑤将骨折固定技术与生物力学融为一体,有利于术后患肢早期功能训练,而且安全性更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