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吸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效果的影响
【6h】

吸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效果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实验器材

2 实验方法

3 实验步骤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临床指标

2 龈沟液中TNF-α及IL-10水平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吸烟对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的影响

2 吸烟对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GCF中TNF-α水平的影响

3 吸烟对GCF中IL-10水平的影响

4 吸烟影响牙周基础治疗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白细胞介素-10、吸烟与牙周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吸烟与不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及龈沟液中TNF-α和IL-10水平的变化,分析吸烟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1、病例选择:选择2012年7月-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内科初诊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患者27例,均为男性,年龄范围29-58岁,平均年龄47.5岁。纳入标准:
   (1)汉族男性;
   (2)口内至少有20颗余留牙;
   (3)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类风湿病等系统性疾病史;
   (4)治疗前6个月内无服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免疫调节剂等;3个月内无急、慢性炎症感染病史;
   (5)一年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无明显错(殆)畸形;
   (6)纳入本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签订同意书。
   2、实验分组:在符合以上标准的病例中选择日均吸烟量大于10支,吸烟时间大于3年的患者作为吸烟慢性牙周炎(Smoking Periodontitis,SP)组,共12例;选择无吸烟史的患者作为不吸烟慢性牙周炎(Non-smoking Periodontitis,NP)组,共15例。
   3、实验方法:
   (1)记录一般情况:姓名、民族、出生年月、籍贯、婚姻、职业、学历、健康状况、用药史、吸烟情况、口腔卫生习惯、牙周治疗史、其他炎症病变,联系方式、初诊日期等;
   (2)口腔卫生宣教:早晚刷牙,饭后清水漱口,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指导如何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
   (3)拍摄曲面断层片,根据检查结果判定患者慢性牙周炎的范围和严重程度;
   (4)全口牙周检查并用Florida牙周探针系统记录受试者牙周临床指标,确定基线值;
   (5)采集观察牙龈沟液:选取牙颈部无龋坏及充填体,牙周探诊深度(PD)>3mm,附着丧失(AL)>1mm,且X线片显示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破坏的第二前磨牙或磨牙,用滤纸条吸附法采集颊侧近中、颊侧远中,舌侧近中、舌侧远中共4个位点的龈沟液。将取样后的4个滤纸条放入Ep管密封,称重并记录,立即-70℃低温冰箱冻存待用;
   (6)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
   (7)术后一个月复查:拍摄曲面断层片,用Florida牙周探针系统记录基础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采集同一观察牙的龈沟液样本。必要时进行咬合调整、松牙固定术等。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龈沟液样本中TNF-α和IL-10浓度,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临床指标
   1.1、牙周探诊深度
   牙周基础治疗前,吸烟组牙周探诊深度的基线值为5.38±0.85mm,不吸烟组牙周探诊深度的基线值为5.03±0.67mm,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牙周基础治疗后,吸烟组的牙周探诊深度为4.41±0.62mm,不吸烟组的牙周探诊深度为3.34±0.51mm,吸烟组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的牙周探诊深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基础治疗前后吸烟组牙周探诊深度的下降值(0.97±0.62)低于不吸烟组牙周探诊深度的下降值(1.69±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附着丧失
   牙周基础治疗前,吸烟组临床附着丧失的基线值为5.86±0.82mm,不吸烟组临床附着丧失的基线值为5.78±0.95mm。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牙周基础治疗后,吸烟组的临床附着丧失为4.96±0.76mm,不吸烟组的临床附着丧失为4.42±0.86mm,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的临床附着丧失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基础治疗前后吸烟组临床附着丧失的下降值(0.89±0.30)与不吸烟组临床附着丧失的下降值(1.35±0.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龈沟液中TNF-α及IL-10水平
   2.1、龈沟液中TNF-α水平
   牙周基础治疗前,龈沟液中TNF-α浓度的基线值在吸烟组为6.12±1.33ng/ml,不吸烟组为5.29±0.79ng/ml。吸烟组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牙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在吸烟组为5.01±1.55ng/ml,不吸烟组为3.46±1.05ng/ml,吸烟组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龈沟液中TNF-α的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基础治疗前后吸烟组龈沟液中TNF-α浓度的下降值(1.11±0.67)低于不吸烟组龈沟液中TNF-α浓度的下降值(1.82±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龈沟液中IL-10水平
   牙周基础治疗前,龈沟液中IL-10浓度的基线值在吸烟组为4.08±0.95ng/ml,不吸烟组为4.81±1.95ng/ml,吸烟组低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牙周基础治疗后,龈沟液中IL-10的浓度在吸烟组为16.17±2.53ng/ml,不吸烟组为18.53±1.19ng/ml,吸烟组低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龈沟液中IL-10的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基础治疗前后吸烟组龈沟液中IL-10浓度的升高值(12.09±1.56)低于不吸烟组龈沟液中IL-10浓度的升高值(13.7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治疗前后吸烟组TNF-α浓度均高于不吸烟组,提示吸烟使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TNF-α浓度高。
   2、治疗前后吸烟组IL-10浓度均低于不吸烟组,提示吸烟使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10浓度低。
   3、吸烟组与不吸烟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均可有效降低牙周探诊深度、TNF-α浓度,并使IL-10浓度升高。
   4、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TNF-α浓度降低和IL-10浓度升高的差值低于不吸烟患者,提示吸烟影响牙周基础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