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大血管斑块的关系
【6h】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大血管斑块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标本采集

3 测定方法

4 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人体测量参数比较

2 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3 各组血清vaspin水平比较

4 Vaspin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 Logistic回归分析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Vaspin与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等及大血管斑块的关系。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份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4例,男34例,女30例,根据有无颈动脉或双下肢动脉斑块分为单纯糖尿病组31例和糖尿病合并大血管斑块组33例,排除微血管病变,肝肾功能基本正常,1个月内无酮症,无急、慢性感染病史;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入选患者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史,记录入选对象的病程,测定所有患者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分别测定其血清Vaspin的浓度,另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测定血脂指标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应用SPSS软件系统分析三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及血清vaspin水平与大血管斑块的关系。
  结果:
  1.一般人体测量参数比较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伴大血管斑块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性别组成、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糖尿病合并斑块组BMI最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三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BP在糖尿病斑块组最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各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在糖尿病斑块组最高,单纯糖尿病组次之,正常对照组最低,三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斑块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合并斑块组病程长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血清vaspin水平的比较单纯糖尿病组血清vaspin水平最高(674.83±118.58 pg/ml),糖尿病合并斑块组次之(506.15±161.95 pg/ml),健康对照组最低(377.08±33.85 pg/ml),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在单纯糖尿病组最高(6.97±8.12),糖尿病合并斑块组次之(4.11±4.36),健康对照组最低(1.57±0.32),三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糖尿病合并斑块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其他实验室指标糖化血红蛋白、CHOL、HDL、LDL均为糖尿病合并斑块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最低,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合并斑块组和单纯糖尿病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TG在单纯糖尿病组最高,糖尿病合并斑块组次之,健康对照组最低,三组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TG在糖尿病合并斑块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HDL水平最高,糖尿病合并斑块组次之,单纯糖尿病组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合并斑块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在三组无明显差异(P>0.05)。
  5.血清vaspin与性别差异在总体研究人群中,男性血清vaspin水平为(497.75±153.55 pg/ml),女性血清vaspin水平(515.90±182.43 pg/ml),女性高于男性,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6.BMI和血清vaspin的关系按BMI分为超重/肥胖组和正常组,BMI≥25 kg/m2为超重/肥胖组,BMI<25 kg/m2为正常组,超重/肥胖组血清vaspin水平(553.71±170.88pg/ml)高于BMI正常组(502.67±166.65 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相关分析
  对总体人群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vaspin和BMI、SBP、DBP、HbA1c、空腹血糖、HOMA-IR、CHOL、TG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值为0.360、0.215、0.258、0.490、0.494、0.237、0.204、0.240,P<0.05,与病程呈负相关,r值为-0.325,与空腹胰岛素、HDL、LDL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对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相关分析,vaspin与以上指标在两组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8.Logistic回归分析以糖尿病组为整体,以糖尿病合并大血管斑块为因变量,以年龄、病程、BMI、SBP、DBP、FPG、Fins、HbA1c、CHOL、TG、LDL、HDL、vaspin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vaspin水平、病程和SBP是糖尿病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升高,糖尿病合并斑块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升高可能是一种代偿作用,vaspin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保护性作用。
  2.血清vaspin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说明血清vaspin可能代偿的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3.病程是糖尿病斑块发生危险因素,病程越长,发生糖尿病血管斑块的风险越大。
  4.总体人群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aspin与BMI、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呈显著正相关,肥胖、糖代谢异常影响血清vaspin水平。但在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中未发现上述相关关系,可能与患者病程进展及并发症情况影响血清vaspin水平相关。
  5.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低vaspin水平是糖尿病斑块发生危险因素,vaspin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