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冠心病患者择期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6h】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冠心病患者择期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冠状动脉疾病血运重建的一种重要策略,有研究表明部分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升高,PCI带来的围手术期心肌损伤、心肌梗死又会增加患者死亡率,与患者长期预后有关。如何预防或减轻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成为临床心血管医生关注的重点。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一种由心室分泌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利钠排尿、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抗有丝分裂原等多种生物活性,另外BNP还可抑制心肌间质、心肌细胞增殖,对左室重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NP在冠心病领域中有重要意义,BNP水平的变化能敏感地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BNP是否具有改善PCI术后心肌损伤作用目前尚不清楚。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是一种与内源性BNP结构等同的肽类物质。本研究通过观察PCI术前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术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意义。
  方法:选取在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行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0例,其中男性119例,女性91例,年龄35-72岁,平均(54.2±7.76)岁。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106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55.2±8.24岁)和常规治疗组104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53.9±7.12岁),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rhBN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于术前2小时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首先按1.5ug/kg负荷剂量静推,时间大于90s,后按0.01ug/(kg.min)持续静脉泵入72h。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变化,使心率维持在60次/分以上,收缩压90mmHg以上。入选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支主要冠状动脉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75%。排除标准:急性或慢性感染、近期创伤或手术、肿瘤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肝肾功能异常、心肌病、瓣膜病、rhBNP过敏者。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于术前、术后8小时、术后24小时、术后3天测定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N-末端前脑利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N-末端前脑利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PCI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术后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PCI术后心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结果:
  1 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前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比较:rhBN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术前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水平分别为[(183.50±10.3U/L)vs(187.14±8.65U/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较术前升高,术后24小时达到高峰。rhBNP治疗组术后8小时、24小时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前后血清肌钙蛋白Ⅰ水平比较:rhBN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术前血清肌钙蛋白Ⅰ峰值水平分别为[(1.68±1.08ng/ml) vs(1.71±0.94 ng/m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肌钙蛋白Ⅰ水平较术前升高,rhBNP治疗组术后8小时、24小时和3天肌钙蛋白Ⅰ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前后血清N-末端前脑利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前N-末端前脑利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35.61±3.07 pg/ml)vs(36.25±3.18pg/ml);(3.54±1.12mg/l)vs(3.38±1.48mg/l)],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NP治疗组术后8小时、24小时和3天N-末端前脑利钠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rhBNP治疗组术后8小时、24小时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术后3天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PCI术心肌损伤发生率比较:PCI术后rhBNP治疗组有8例发生心肌损伤,发生率为7.5%,常规治疗组有38例发生心肌损伤,发生率36.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心脏超声参数比较:rhBN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术前心脏超声LVEF、LVEDD、LVESD分别为[(43.14±8.65%)vs(45.32±8.12%),(43.4±1.9 mm) vs(42.5±2.7 mm),(37.4±2.6 mm) vs(38.2±2.5 mm)],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hBNP治疗组术后1个月LVE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而LVEDD、LVESD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49.73±7.82%)vs(45.50±7.98%),(38.5±2.8 mm)vs(45.6±3.6 mm),(36.1±2.4 mm) vs(43.3±3.7 mm)],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术后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无1例失访,再发心绞痛19例,其中2例再次接受PCI治疗。19例心血管事件中,rhBNP组2例,常规治疗组17例。rhBNP治疗组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 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术前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峰值水平无明显差异,rhBNP治疗组术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Ⅰ水平及心肌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PCI术后心肌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2 rhBNP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术前心脏超声参数LVEF、LVEDD、LVESD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rhBNP治疗组LVEF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而LVEDD、LVESD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改善患者PCI术后心功能。
  3术后随访6个月,rhBNP治疗组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提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能通过降低PCI术后心肌损伤、改善患者心功能从而减少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