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MMP-2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6h】

MMP-2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甘酸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实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符合该实验条件的对象,其中结肠癌病人102例、直肠癌病人138例、正常人群147例。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患者肿瘤疾病家族史和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一般情况等信息。在无菌操作原则下采集5ml外周静脉血,应用蛋白酶K消化-氯化钠饱和盐析法提取白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DNA;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Cleaved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Sequence-Taggedsites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对MMP-2基因rs2285053C/T、rs243865C/T两个SNP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版软件包(SPSS Company,Chicago,Illinois,USA):t检验方法分析病例—对照组间年龄差异;x2检验方法分析病例-对照组间的性别差异、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基因型分布频率;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OR相对风险度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 CI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Hardy-Weinberg检验病例—对照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的遗传连锁平衡。对MMP-2基因的rs2285053C/T、rs243865C/T两个SNPs位点应用2LD软件和EH软件进行联合分析,显著性差异的标准取P<0.05。
  结果:
  1、对照组中rs2285053C/T、rs243865C/T基因型分布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连锁平衡(P>0.05)。
  2、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与rs243865C/T基因多态性
  MMP-2基因rs243865C/T位点上等位基因C和T在病例-直肠癌组中分布频率为90.9%和9.1%;在病例-结肠癌组中分布频率为91.7%和8.3%;在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为85.4%和14.6%。病例-直肠癌组及结肠癌组中等位基因C和T分布频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为0.049和0.034,P<0.05)。CC、CT、TT三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直肠癌组中分别为83.3%、15.2%、1.5%; CC、CT、TT三种基因型结肠癌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84.3%、14.7%、1.0%;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72.8%、25.2%、2.0%。直肠癌组及结肠癌组中CC、(CT+TT)两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CT+TT)基因型相比,携带CC基因型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1.869,95% CI=1.050-3.327;OR=2.009,95%CI=1.054-3.832)。
  3、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与rs2285053C/T基因多态性
  MMP-2基因rs2285053C/T位点上等位基因C和T在病例—直肠癌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76.8%和23.2%;在病例—结肠癌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81.9%和18.1%;在正常—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79.6%和20.4%。病例-直肠癌组及结肠癌组中等位基因C和T分布频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36和0.421; P>0.05)。CC、CT、TT三种基因型在直肠癌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6.5%、40.6%、2.9%; CC、CT、TT三种基因型在结肠癌中分布频率分别为66.7%、32.3%、1.0%;在正常对照组中则为63.2%、32.7%、4.0%。直肠癌组及结肠癌组CC、(CT+TT)两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46和0.584; P>0.05)。与携带(CT+TT)基因型相比,携带CC基因型罹患直肠癌的风险增高无统计学意义(OR=0.765,95%CI=0.469-1.214);与携带CC基因型相比,携带CT基因型罹患结肠癌的风险未见增高无统计学意义(OR=1.161,95%CI=0.683-1.975)。
  4、在结肠癌-病例组中r2285053C/T和rs243865C/T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D'=0.485),在健康对照组中单体型分布最多的是rs2285053C-rs243865T(67.0%),其次为rs2285053T-rs243865T(20.4%)、rs2285053C-rs243865C(12.6%)和rs2285053T-rs243865C(0%)。 rs2285053C-rs243865T和rs2285053T-rs243865T两个单体型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不相关(OR=0.889,95%CI=0.649-1.216)和(OR=0.864,95%CI=0.032-1.159)。单体型rs2285053C-rs243865C可增高结肠癌的发病风险(OR=2.823,95%CI=1.361-3.943)。在直肠癌-病例组r2285053C/T和rs243865C/T之间也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D'=0.028)。rs2285053C-rs243865C单体型可使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升高(OR=2.805,95%CI=1.512-3.922),rs2285053C-rs243865T与rs2285053T-rs243865T两个单体型与直肠癌的发病风险无关联(OR=0.095,95%CI=0.063-1.494)和(OR=0.071,95%CI=0.056-1.449)。
  结论:
  1、MMP-2基因rs243865C/T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石家庄及周边地区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相关,C等位基因可能与河北及周边地区结直肠癌发病存在相关性,CC基因型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2、MMP-2基因rs2285053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石家庄及周边地区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
  3、单体型rs243865C-rs2285053C可能增加了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