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剂量螺旋CT在成人肺结核病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6h】

低剂量螺旋CT在成人肺结核病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将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所得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作对比研究,探讨降低管电流的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成人肺结核诊断及随访中的价值,进而研究更加合理的胸部低剂量扫描方案,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压缩设备运行成本。
  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2013-12~2014-12来本院就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74例,女76例。将150例肺结核患者应用完全随机化法分为2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和扫描长度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扫描方式,实验组采用低剂量扫描方式。
  2、检查设备及方法
  研究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平面至后肋膈角尖端水平,训练患者吸气后屏气单次扫描完成。常规剂量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30mA,床速86.2 mm/sec,转速:2r/sec,螺距1.078,准直器64×0.625mm,扫描层厚:0.9mm,层间距0.5 mm,重建层厚5mm,扫描视野:278mm,图像分辨率:768*768。低剂量扫描的管电流为20-40mA,依据BMI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管电流:BMI≤18.5采用20mA;8.5<BMI<24.9采用30mA; BMI≥25采用40mA,管电压等其它扫描条件不变。
  3、图像后处理及评价方法
  图像处理及评价在后处理工作站完成,采用平滑重建函数(FC01)重建0.9mm的容积数据,扫描、重建完成后上传至工作站,用该容积数据重组5mm层厚的横断面和冠状面图像,由2名从事胸部影像诊断工作的放射科医师进行双盲法分析。比较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扫描方式对横断面、冠状面及病灶图像质量的影响。
  4、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4.1横断面图像评价方法[1]
  肺窗图像通过观察中心肺血管支气管、周围肺血管支气管、主气管、肺裂及肺内病灶边缘的锐利度5项来评价;纵隔窗图像通过观察肺门部大血管、心脏和主动脉、胸壁骨骼和肌肉边缘的锐利度及纵隔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4项来评价,以上每个评价项的评分标准为0-5分。在此基础上,每位受检者取主动脉弓上缘、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左膈面上缘4个层面进行评价,每层所得总分/观察项目数量为所观察层面图像的得分[2],将被检者4个观察层面的平均分作为横断面图像的总得分。
  4.2冠状面图像评价方法
  观察层面选定为同时显示左、右主支气管及气管隆突层面,根据Mayo等[3]的评价标准进行分级评价。
  4.3图像噪声评价
  在支气管隆突层面的胸升、降主动脉中心取面积约1 cm2的感兴趣区,其CT值的标准差定义为图像的噪声[4],取两个噪声的平均值作为最终噪声值。
  4.4病灶图像的评价
  肺结核病灶的主要征象包括磨玻璃密度阴影、树芽征、肺实变、空洞、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扩张、纤维化、病变内钙化等8种影像学征象,病变特征的判定标准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5,6,7]。每例患者病灶图像质量为5级评分法[8,9],按影像学征象的不同将纵隔窗和肺窗综合评分。病变图像质量优质为5分,较好为4分,一般(可以接受)为3分,差(图像基本能接受、但病灶中的细节难以显示)为2分,很差(图像不能接受、噪声大、难以满足诊断需要)为1分。病灶评价过程中需参考密度、边界、伴随征象、清晰度、细微征象、噪声等因素并详细记录。将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中发现的每种影像学征象计算平均分,比较其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
  5、统计方法
  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方式横断面图像分值的比较、病灶征象质量的比较、辐射剂量及噪声的比较均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冠状面图像质量的比较采用非参数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受检者肺窗、纵隔窗横断面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评分具有一致性,肺窗:P=0.539;纵隔窗:P=0.235。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冠状面图像质量肺窗重组图像双侧检验Z=-1.177,P=0.177,P>0.05;纵隔窗重组图像双侧检验Z=-1.183,P=0.237,P>0.05,肺窗和纵隔窗冠状面图像质量在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肺结核CT影像特征中的磨玻璃密度阴影、树芽征、肺实变、空洞、淋巴结肿大、支气管扩张、纤维化、病变内钙化8项的P值分别为:0.206、0.18、0.874、0.163、0.701、0.169、0.455、0.119,均大于0.05。将两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参数作两样本均数t检验,P值均远小于0.01,低剂量组患者所受辐射剂量远小于常规剂量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噪声水平,P<0.01,说明低剂量组噪声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
  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成人肺结核诊断及随访中的常见影像征象的检测效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无显著差异。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明显降低了被检者的辐射剂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