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化瘀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肾脏Mas受体的影响
【6h】

化瘀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肾脏Mas受体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RAS系统新通路ACE2-Ang(1-7)-MAS轴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C组)、模型组(M组)、化瘀通络中药组即全方组(Q组)、化瘀中药组(H组)、通络中药组(T组)、厄贝沙坦组(I组)。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肾组织Mas受体的表达水平,来探讨化瘀通络中药及其拆方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Mas受体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提供依据。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5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选10只做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其余为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大鼠禁食12小时后,腹腔注射STZ35mg/kg,72小时后测尾静脉随机血糖>16.7mmol/L为DM大鼠造模成功。死亡及未达标大鼠5只予以剔除,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12),予相应体积纯水灌胃;厄贝沙坦组(I=12),予厄贝沙坦混悬液按13.5mg/kg进行干预,全方组(Q=12),予丹参、川芎、全蝎、水蛭、地龙中药配方颗粒;通络组(T=12),予全蝎、水蛭、地龙中药配方颗粒;化瘀组(H=12),予丹参、川芎中药配方颗粒。予相应药物灌胃16周。于第16周末收集大鼠24小时尿液后,动物麻醉状态下腹主动脉取血以检测血液指标,并且留取肾组织行光镜、电镜、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Mas受体的表达水平。
  结果:
  1实验大鼠的一般情况
  C组大鼠毛色光泽,肌肉丰满,饮水、饮食量正常,尿量正常。与C组大鼠比较其它大鼠成模后,均出现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例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上述症状以M组最为显著。在注射STZ第7周,开始出现白内障、糖尿病足等糖尿病并发症。但给药组大鼠在治疗过程中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2体重、肾重及肾脏肥大指数
  结果显示:大鼠肾重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相比,M组及各治疗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肾脏肥大指数明显升高(P<0.05),I组较M组肥大指数明显降低(P<0.05),Q、T、H组与M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
  与C组相比,M组及各治疗组24小时尿蛋白总量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治疗各组明显低于M组;I组与中药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4随机血糖
  与C组相比,M组及各治疗组大鼠随机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M组与各治疗组之间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5其它血液指标检测结果
  5.1血小板
  I组、 M组与C组相比,血小板计数明显增多(P<0.05),C组、Q组、T组、H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5.2肝功能
  C组TP、ALB水平均高于其它各组(P<0.05),I组、Q组、T组之间T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且较M组明显升高(P<0.05),H组与M组间T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组明显低于各治疗组ALB水平(P<0.05),各治疗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5.3肾功能
  与C组相比,M组及各治疗组大鼠C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造模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Q组、T组、I组BUN水平明显高于C组,低于M组(P<0.05),H组与M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5.4血脂
  与C组相比,M组及各治疗组大鼠TG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Q组、T组、H组明显低于M组(P<0.05),I组与M组之间大鼠T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组及各治疗组大鼠与C组相比TC水平明显升高(P<0.05),M组及各治疗组之间大鼠T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C组相比,M组及各治疗组大鼠LDL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各治疗组大鼠LDL水平明显低于M组(P<0.05),Q组较I组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Q、T、H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5.5血凝
  Q组、T组、H组与C组及M组PT水平均有差异(P<0.05),比C组明显降低,但明显高于M组(P<0.05),I组与M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M组及各治疗组大鼠与C组相比INR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Q组较M组明显升高(P<0.05),其余治疗组之间大鼠INR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大鼠之间AT、T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
  6肾组织形态学观察
  6.1光镜观察
  C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清晰,肾小球无明显肥大或萎缩,毛细血管腔清晰无扩张,基底膜无增厚,系膜无增生;M组大鼠肾小球肥大,基底膜明显增厚,系膜增生,系膜区增宽;与M组相比,I组与Q、T、H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但H组与其他治疗组比较病理表现略重。
  6.2电镜观察
  C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清晰,肾小球基底膜均匀无增厚,足突分布均匀;系膜区无增宽。M组肾组织结构欠清晰,肾小球基底膜高度均质性增厚;足突融合;系膜增生,系膜基质增多。I组与Q、T、H组结构较清晰,肾小球基底膜节段性增厚,足突部分融合,系膜基质轻度增多。治疗组间比较,H组病理表现略重于其它治疗组。
  7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Mas的表达
  结果显示:Mas在各组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在大鼠肾皮质组织的近端小管,而在肾小球内只有少量表达。与C组相比,造模各组大鼠肾组织中Mas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M组相比,各治疗组Mas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治疗各组间比较,H组Mas的表达较少,Q组、T组和I组无差异(P>0.05)。
  8 Real-Time PCR检测肾组织Mas mRNA的表达
  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造模各组大鼠肾组织中Mas 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M组相比,各治疗组肾皮质Mas mRNA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Q组、T组与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9 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肾皮质Mas的表达
  结果显示:与C相比,各造模组肾皮质Mas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M组相比,治疗组肾皮质Mas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Q组、T组与I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结合肾脏肥大指数、24小时尿蛋白、电镜、光镜等病理变化,证明大鼠成模后16周已出现糖尿病肾病的表现。大鼠尾静脉紫暗、血液高凝状态说明与中医的瘀血阻络证相符。
  2化瘀通络中药及其拆方与厄贝沙坦均可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减少尿蛋白,维持血浆白蛋白含量,降低尿素氮,减轻DN病理改变,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3化瘀通络中药及其拆方能减少血小板数量,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中药组三组相比,全方与通络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化瘀中药组。
  4 DN大鼠肾皮质中Mas表达已明显下降。化瘀通络中药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组织中Mas的表达,可能为其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