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分析
【6h】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总体结果情况

2 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1 术式的选择

2 本研究CLAI的修复效果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4 术后踝关节僵硬的预防

5 外踝撕脱骨折块的处理

6 跟骨骨折时是否需要修复跟腓韧带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的诊断和治疗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应用自体韧带缝合、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CLAI)的患者,比较三种术式的治疗效果,进而总结出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45例(男性21例,女性24例)CLAI患者,其中35例(男性18例,女性17例)患者获得随访,年龄12岁~58岁,平均33.99岁±12.441岁。根据患者应用的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为自体韧带缝合组(改良Brostr?m术式),共12例;B组为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组(Larsen术式),共13例;C组为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共10例。本研究手术均由同一位主任医师操作。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距骨前移距离(anterior talar translation, ATT)、距骨倾斜角度(talar tilt angle, TTA),记录术前和术后1年的AOFAS踝-后足评分、Karlsson-Peterson评分,记录术后1年的Sefton关节稳定性分级和优良率,对上述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所有3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到术后1年为止。
  1.影像学检查方面A组自体韧带缝合组、B组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组、C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的ATT(mm)术前分别为6.85±1.327、7.04±1.155、7.00±1.046;术后3个月分别为3.63±0.561、3.03±0.871、2.81±0.737;术后1年分别为3.44±0.617、2.83±0.840、2.67±0.748。A、B、C三组的TTA(o)术前分别为12.44±1.581、12.66±1.229、12.87±0.831;术后3个月分别为4.43±0.923、3.85±0.529、3.67±0.377;术后1年分别为4.32±0.989、3.67±0.680、3.52±0.352。A、B、C三组每组术前和术后1年上述两项测量指标的结果组内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A、B、C三组术前结果组间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A、B、C三组术后1年的结果组间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之间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2.评分方面A组自体韧带缝合组、B组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组、C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的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分别为45.91±5.230、43.77±3.789、43.20±1.989;术后1年分别为86.33±3.576、89.85±2.340、90.90±2.331。A、B、C三组的踝关节Karlsson-Peterson评分术前分别为41.75±5.691、40.84±3.997、39.90±2.727;术后1年分别为87.58±2.811、91.23±1.878、91.00±2.108。A、B、C三组每组术前和术后1年上述两项测量指标的结果组内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A、B、C三组术前结果组间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A、B、C三组术后1年的结果组间两两配对t检验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结果均有明显差异(P<0.05),B组和C组之间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3.术后1年应用Sefton关节稳定性分级评估,A组自体韧带缝合组1级2例,2级5例,3级4例,4级1例,稳定率为58.3%;B组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组1级2例,2级8例,3级3例,4级0例,稳定率为76.9%;C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1级3例,2级6例,3级1例,4级0例,稳定率为90.0%。对于术后1年的稳定率,通过秩和检验方法比较A、B、C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X2=2.582,P=0.275>0.05)。
  4.术后1年患者优良率评估,A组自体韧带缝合组优3例,良好6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75.0%;B组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组优2例,良好8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为84.6%;C组同种异体肌腱重建组优4例,良好5例,一般1例,差0例,优良率为90.0%。对于术后1年的优良率,通过秩和检验方法比较A、B、C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X2=1.876,P=0.391>0.05)。
  5.在并发症方面,A组术后有1例(1踝)出现踝关节不稳,无切口感染;B组术后有1例(1踝)出现踝关节僵硬,无切口感染;C组术后有2例(2踝)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1踝)出现切口发红,应用抗生素及理疗后痊愈。
  结论:
  1.自体韧带缝合、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三种术式都能有效地治疗CLAI。
  2.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式比自体韧带缝合术式效果好,能更好地恢复患者踝关节的稳定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3.自体腓骨短肌腱重建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式虽然效果好,但是这两种术式相对创伤较大,且异体肌腱价格昂贵,适合青、中年患者,而自体韧带缝合术式创伤小、用时短、费用低,可以作为老年人及少年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