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关节囊和韧带修复的临床研究
【6h】

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关节囊和韧带修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一般资料

1.2仪器和设备

2 手术方法

2.1 月骨周围背侧脱位患者:

2.2 月骨掌侧脱位患者:

3 术后处理

4 术后随访

结果

1 一般情况

2 疗效评价

附图

附表

讨论

1 损伤机制

2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3 重视损伤关节囊及韧带的修复

4 临床疗效分析与评价

5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的治疗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修复损伤关节囊和韧带在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临床疗效。腕骨脱位分为单纯性、复合性脱位两种,复合性脱位即合并有周围腕骨损伤,如桡骨茎突、舟骨骨折等,无论何种脱位,都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关节囊、韧带损伤严重,复位不全、固定不牢靠都可以转为腕关节不稳,进而引发关节运动功能障碍[1]。腕关节的稳定依靠关节囊、韧带和周围的肌腱共同维持,其中关节囊和韧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的治疗中,修复损伤的关节囊及韧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锚钉修复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治疗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长期随访评价腕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旨在指导临床上重视关节囊及韧带的修复,为治疗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手术方法。
  方法:收集我科自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例患者,其中月骨掌侧脱位2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2例,月骨周围背侧脱位1例,经桡骨茎突月骨周围骨折-背侧脱位1例;均为男性,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32.7岁;左侧3例,右侧3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车祸伤1例,跌倒伤1例;手术时间为伤后3d~28d,平均12d。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克氏针固定骨折脱位,并结合锚钉修复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术后以石膏托固定于拇指外展、腕关节中立位,常规给予消炎治疗,术后4~6周拔出克氏针,除2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10~12周复查X线片视舟骨骨折愈合情况去石膏行功能锻炼,余4例患者术后1个月去石膏托开始功能锻炼。术后对所有病例定期随访,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主要从疼痛程度、工作情况、活动范围和握力4个方面进行评价;复查X线片并测量舟月角、桡月角及舟月间隙,观察有无骨折不愈合、月骨缺血性坏死及关节再脱位发生,有无创伤性关节炎的表现。
  结果:6例患者全部随访,随访最短时间为6月,最长时间为18月,平均为11.5个月,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期间内未出现骨折不愈合、月骨缺血性坏死及关节再脱位,1例经舟骨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持重物时感疼痛,经口服止疼药物缓解,1例患者正中神经损伤症状术后2个月消失。采用改良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83.3%;伤侧手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1%,腕关节掌曲活动度平均为65.2°,背伸活动度平均为53.7°,桡偏活动度平均为18.7°,尺偏活动度平均为27.0°;舟月角平均为51.0°,舟月间隙平均为1.4mm,桡月角平均为7.8°。
  结论:
  1.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常合并严重关节囊和韧带损伤,在骨折脱位复位固定的同时,应重视关节囊和韧带的修复与重建,以增强腕关节的稳定性。
  2.对于关节囊及韧带抵止点部位的撕脱伤,采用锚钉重建抵止点是一种理想材料和方法。
  3.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锚钉修复损伤关节囊和韧带治疗腕骨脱位及骨折-脱位,能达到解剖复位,降低了创伤性关节炎和腕关节不稳及月骨坏死的发生率,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腕关节的稳定性及功能恢复良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