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对乳腺癌细胞株协同抗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
【6h】

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对乳腺癌细胞株协同抗增殖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结果

1 干扰素α、化疗药ADM、CDDP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

2 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ADM或CDDP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抗增殖作用具有协同效应

3 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ADM或CDDP诱导MCF-7细胞株subG1期增加

4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可调节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Bax、Cyt-C、TRAIL表达水平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干扰素α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乳腺癌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已居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之首,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肿瘤学家Fisher提出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乳腺癌的全身综合性治疗开始得到重视,形成了一种以局部治疗为主,同时联合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模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治疗逐渐被提升至重要地位,主要包括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干扰素α(interferon alpha,IFN-α)作为应用较早的免疫调节因子,同时也较早的应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现已用于治疗14种以上类型的肿瘤,且具有良好的效果及较小的毒副反应,但尚未应用于乳腺癌。本文通过研究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探究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协同抗增殖作用,继而进一步研究其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初步探讨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抗肿瘤增殖机制。此研究以期为干扰素α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在乳腺癌综合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首先以不同浓度干扰素α和化疗药阿霉素(adriamycin,ADM)、顺铂( cis-diamine dichloroplatinum, CDDP)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DA-MB-453、MDA-MB-231、MCF-7、BR3、HCC-1937,采用水溶性四唑盐(WST-8)比色法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45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绘制细胞增殖曲线,从而计算出细胞增殖情况,比较不同乳腺癌细胞株对干扰素α抗增殖作用的敏感度;然后选取对干扰素α抗增殖作用较为敏感的细胞株,将干扰素α及化疗药物联合作用96h后,采用WST-8比色法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45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通过CalcuSyn软件检测干扰素α同化疗药联合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时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协同作用,基于WST结果计算结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和单独成分影响值(fractions affected,Fa),CI<1、CI=1、CI>1分别表达两者之间具有协同、相加、拮抗作用;选取干扰素α同化疗药联合作用下具有协同作用的分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的周期分布变化情况;应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干扰素α和化疗药物单独作用及联合作用后Bax、Cyt-c、TRAIL的变化。
  结果:
  1干扰素α、ADM、CDDP对乳腺癌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
  将乳腺癌细胞株 MDA-MB-453、MDA-MB-231、MCF-7、BR3、HCC-1937于96孔板培养,分别以不同浓度干扰素α(0、3ng/ml、10ng/ml、30ng/ml、100ng/ml、300ng/ml、1000ng/ml)、不同浓度ADM(0、0.01μM、0.03μM、0.1μM、0.3μM、1μM、3μM)、不同浓度CDDP(0、0.1μM、0.3μM、1μM、3μM、10μM、30μM)处理。培养96h后应用 WST-8比色法检测每种细胞株不同作用浓度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各浓度的干扰素α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MDA-MB-453、MDA-MB-231的抗增殖作用较为明显,且在给定浓度范围内(0-1000ng/ml)随干扰素α浓度增加其抗增殖作用增强,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浓度下的干扰素α对乳腺癌细胞株 MCF-7的抗增殖作用较 MDA-MB-453、MDA-MB-231敏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对乳腺癌细胞株BR3、HCC-1937抗增殖作用不明显,同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的ADM和CDDP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均具有抗增殖作用,且抗增殖效果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干扰素α联合ADM或CDDP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抗增殖作用具有协同效应
  以无处理组的乳腺癌细胞株 MCF-7细胞增殖活性为100%,将细胞分为横向干扰素α浓度梯度(0、10ng/ml、30ng/ml、100ng/ml、300ng/ml),纵向ADM/CDDP浓度梯度(ADM:0、0.003μM、0.01μM、0.03μM、0.1μM、0.3μM、1μM;CDDP:0、0.03μM、0.1μM、0.3μM、1μM、3μM、10μM、30μM),培养96h后应用WST-8比色法检测不同药物配比浓度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绘制细胞增殖曲线,经CalcuSyn软件分析,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ADM联合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CF-7时,Fa在0.2-0.8时,CI<1,表明两者同时作用于MCF-7时具有协同抗增殖作用;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CDDP联合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CF-7时,Fa在0.2-0.8时,CI
  <1,表明两者同时作用于MCF-7时具有协同抗增殖作用。
  3干扰素α联合ADM或CDDP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周期变化
  以无处理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以干扰素α(300ng/ml)、ADM(0.03μM)、CDDP(0.3μM)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96h后,收取固定细胞,经流式细胞仪分析,三组细胞中subG1期比例较对照组升高,(分别为对照组2.85%,干扰素α组13.83%、ADM组7.98%、CDDP组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设定浓度下,干扰素α、ADM、CDDP均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以干扰素α分别联合 ADM或CDDP,及干扰素α预处理后(间隔12h)联合ADM或CDDP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培养96h后,收取细胞固定,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作用组细胞中 subG1期比率均较单一用药组增高(分别为干扰素α联合ADM组29.49%,干扰素α先于ADM组26.79%、干扰素α联合CDDP组25.17%,干扰素α先于CDDP组26.11%,与对照组及单一药物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干扰素α联合化疗药可调节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Bax、Cyt-C、TRAIL表达水平
  以无处理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以干扰素α(300ng/ml),CDDP(0.3μM),干扰素α联合CDDP,及干扰素α预处理(间隔12h)后联合CDDP作为分组,作用于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培养96h后,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qRT-PCR检测Bax、Cyt-C、TRAIL水平。结果显示干扰素α组联合CDDP组及干扰素α预处理后联合CDDP组中,Bax、Cyt-C水平较单一用药组及空白对照组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干扰素α同CDDP联合应用可通过上调Bax表达增加Cyt-C的释放,从而增强线粒体凋亡途径;在联合组中TRAIL的表达同样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干扰素α同 CDDP联合应用可以上调TRAIL的表达从而激活死亡受体(Fas-FasL)介导的凋亡途径。
  结论:
  1干扰素α在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抗增殖活性不同,其中对 MCF-7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较为明显,且一定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
  2干扰素α联合ADM或CDDP可显著增强化疗药对MCF-7细胞株的抗增殖作用,且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3干扰素α联合ADM或CDDP可诱导乳腺癌细胞株MCF-7 subG1期增加。
  4干扰素α可上调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Bax、Cyt-C、TRAIL的表达,提示通过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和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从而诱导癌细胞凋亡,同CDDP联合应用时可增强化疗药的诱导凋亡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