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6h】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2 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比较

4 两组患者近期预后事件发生观察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因素的探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阵发性房颤(PAF)反复发作,导致左心房扩大,心脏泵血功能减低,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甚至心力衰竭、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本研究通过比较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与药物保守治疗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评价导管射频消融对PAF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入选5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分成两组,射频消融组32例,药物治疗组24例。院外随访1年,记录房颤复发、患者再入院率、血栓栓塞事件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右心房内径(RAD)、左心室内径(LVD)、右心室内径(RVD)、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与治疗前相对比,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左心房内径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
  两组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房颤病史、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LAD、RAD、LVD、RVD、LVPW、LVEF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与治疗前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比较
  2.1.射频消融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比较
  术后1年LAD较术前显著缩小(35.13±3.66mm vs37.03±4.43mm,P=0.000),提示阵发性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1年后左心房内径减小。
  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RAD、LVD、RVD、LVPW、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比较
  治疗1年后LAD较治疗前显著扩大(39.79±3.97mm vs37.92±3.92mm,P=0.000);LVD较治疗前显著扩大(49.38±5.20mm vs47.33±5.26mm,P=0.023)。提示阵发性房颤患者药物治疗1年后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增大。
  治疗1年后,RAD、RVD、LVPW、LVEF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的比较
  治疗1年后射频消融组与药物治疗组相比,LAD显著缩小(35.13±3.66mm vs39.79±3.97mm,P=0.000);LVEF显著提高(65.58±5.71%vs61.78±6.88%,P=0.028)。提示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较药物保守治疗可缩小左心房内径,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射频消融组与药物治疗组相对比,RAD、LVD、RVD、LVP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患者近期预后事件发生观察
  4.1.射频消融组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心包积液。经1年的随访,维持窦性心律者30例(93.75%)。2例患者房颤复发,其中1例为无症状性房颤复发;另1例患者因症状不耐受再次入院。均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4.2.药物治疗组
  经1年的随访,24例患者中维持窦性心律者15例(62.5%)。9例患者中,4例因房颤复发症状不耐受再次入院,其中1例出现急性左心衰,1例出现新发脑梗塞;2例进展为持续性房颤;3例仍为阵发性房颤。
  结论:
  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导管射频消融可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复发率,缩小左心房内径,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