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53、p21蛋白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6h】

p53、p21蛋白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组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组患者肾组织中p53蛋白及p21蛋白的表达

3相关性分析结果

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细胞周期蛋白p53、p21与慢性肾脏疾病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检测p53、p21蛋白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尿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探讨p53、p21参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行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GN))114例,其中包括膜性肾病(MN)29例,IgA肾病(IgAN)29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29例,微小病变(MCD)27例,以13例肾小球轻微病变患者和14例肾脏肿瘤切除术患者瘤周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p53、p2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析其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1.细胞周期蛋白p53、p21在实验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组)及对照组肾脏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部位:肾小球内系膜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新月体,肾间质中小管和间质细胞均有表达。
  2.MCD组、MN组、IgA组、FSGS组p53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7.5±9.0%,42.9±10.9%,46.2±20.5%,50.2±22.3%较对照组21.6±9.9%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组中从MCD组、MN组到IgAN组、FSGS组p53蛋白的阳性细胞率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gA组、FSG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MCD组、MN组、IgAN组、FSGS组p21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3.1±12.2%,47.5±14.7%,53.6±21.7%,66.6±21.7%较对照组23.7±10.2%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例组中从MCD组、MN组、IgAN组到FSGS组p21蛋白的阳性细胞率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组织p53、p21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均与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Upro)成正相关。与血红蛋白(Hb)、肾小球滤过率(eGFR)成负相关。与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CHOL)、血白蛋白(Salb)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1.p53、p21蛋白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组织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表达存在差异,以FSGS表达水平最强,IgAN、MN组、MCD组依次减弱。
  2.p53、p21蛋白染色阳性表达存在于肾小球内系膜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部分新月体中,也常见于肾间质中小管和间质细胞。
  3.细胞周期蛋白p53、p21可能通过参与足细胞损伤,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