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头部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GLT-1表达及细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6h】

头部浅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CA1区GLT-1表达及细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2 实验动物分组及各组处理方法

3微透析操作、微透析液收集时间及保存

4 鼻咽腔降温[7]

5 侧脑室注射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透析液谷氨酸浓度[9-10]

7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测定

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3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pAkt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比较

4 各组大鼠海马CA1区GLT-1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1 模型制备及实验目标温度的选择

2 鼻咽腔降温法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3 头部浅低温对细胞外液[Glu]e及GLT-1的影响

4 应用LY294002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对细胞外液[Glu]e及GLT-1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创伤性颅脑损伤目标温度管理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实验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4-Vessel occlusion,4VO)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鼻咽腔降温法维持头部浅低温,微透析技术收集大鼠海马CA1区微透析液并测定其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浓度([Glu]e),比较在头部浅低温条件下应用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特异性抑制剂二氢卡因酸盐(Dihydrokainate,DHK)或应用PI3K/Akt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后,对海马CA1区GLT-1表达及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影响,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 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GLT-1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影响,为治疗性低温在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1实验动物分组
  健康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30只(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配为5组(n=6):假手术组(Sham组/S组)、常温缺血再灌注组(IN组)、低温缺血再灌注组(IH组)、GLT-1特异性抑制剂组(DHK组)、PI3K/Akt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
  2动物模型制备
  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4-Vessel occlusion,4VO)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鼻咽腔降温法制备头部浅低温模型。
  (1)假手术组(Sham组/S组)(n=6):仅暴露双侧椎动脉但不烧灼,仅分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
  (2)常温缺血/再灌注组(IN组)(n=6):永久热凝闭双侧椎动脉,48小时后暴露双侧颈总动脉穿线并夹闭双侧8 min恢复灌注。
  (3)低温缺血再灌注组(IH组)(n=6):永久热凝闭大鼠双侧椎动脉,48小时后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鼻咽腔降温法持续低温,维持海马温度(33.0±0.5)℃,夹闭双侧颈总动脉8 min后复灌。
  (4) GLT-1特异性抑制剂组(DHK组)(n=6):永久热凝闭双侧椎动脉,48小时后暴露双侧颈总动脉,鼻咽腔降温至目标温度持续收集细胞外液,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前30 min,右侧脑室缓慢注射DHK溶液20μl(200 nmol),夹闭双侧颈总动脉8 min复灌。
  (5) LY294002组(LY组)(n=6):永久热凝闭双侧椎动脉,48小时后暴露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前20 min,右侧脑室缓慢注射5μl LY294002(LY294002溶于DMSO中,浓度为25mmol/L),夹闭双侧颈总动脉8 min复灌。
  以上各组均须同时监测直肠温度,并维持其在(37±0.5)℃。
  3标本采集及检测方法
  3.1微透析液的收集时间及测定
  大鼠全脑缺血前20min~10min,记为t0;全脑缺血前10min~缺血前,记为t1;缺血即刻~10min,记为t2;缺血后10min~20min,记为t3;缺血后20min~30min,记为t4;缺血后30min~40min,记为t5。
  收集各组大鼠微透析液并密封保存于-80℃冰箱,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谷氨酸标准品在不同浓度的峰面积,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从而得出微透析液中谷氨酸浓度([Glu]e)变化。
  3.2免疫组化测定海马CA1区Bax、Bcl-2、pAkt和GLT-1蛋白表达
  各组大鼠微透析液收集完成后,继续维持头部浅低温(33±0.5)℃,直肠温度维持在(37±0.5)℃,待2小时后自然复温。各组大鼠于缺血再灌注8 h断头取脑,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Bax、Bcl-2、GLT-1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1大鼠海马CA1区[Glu]e比较
  与t0比较,各组t1、t5[Glu]e均无明显改变(P>0.05),t2、t3、t4[Glu]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IN组、DHK组、LY组[Glu]e明显高于S组与I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DHK组与LY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IH组、DHK组、LY组[Glu]e均低于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DHK、LY组高于Sham组[Glu]e,IH组[Glu]e低于L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各组大鼠海马CA1区Bax、Bcl-2表达的免疫组化比较
  与S组比较,IN组、DHK组、LY组Bax表上达调,Bcl-2表达下调, IH组Bcl-2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N组相比,IH组、DHK组、LY组Bax表达下调,Bcl-2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H组相比,DHK组、LY组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K组、LY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各组大鼠海马CA1区pAkt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比较
  与S组比较,IN组、LY组pAkt表达下调,IH组、DHK组pAkt表达上调(P<0.05);与IN组相比,IH组、DHK组pAkt蛋白表达上调, LY组pAkt表达下调(P<0.05);与IH组相比,DHK组、LY组pAkt表达下调(P<0.05);与DHK组相比,LY组pAkt表达下调(P<0.05)。
  4各组大鼠海马CA1区GLT-1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比较
  海马CA1区星形胶质细胞中GLT-1蛋白均有表达。S组有少量棕黄色GLT-1蛋白阳性免疫颗粒。与S组比较,IN组GLT-1表达下调,IH组、DHK组GLT-1表达上调(P<0.05);与IN组相比,IH组、DHK组、LY组GLT-1表达上调(P<0.05);与IH组相比,DHK组、LY组GLT-1表达下调(P<0.05);与DHK组相比,LY组GLT-1表达下调(P<0.05)。
  结论:
  1头部浅低温可有效减轻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头部浅低温通过上调海马CA1区GLT-1表达,降低细胞外谷氨酸浓度,减轻其兴奋性毒性作用,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