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本情况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BNP浓度的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参数的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后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的比较

6 Holter结果比较

7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比较

8 两组 MACEs 的比较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对PPCM患者心功能改善的有效性

2 安全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围产期心肌病病因学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本试验共计入选了2013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61例。将入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组(rhBNP)和硝酸甘油组(NIT组)。
  入选标准:1)符合2000年美国心肺血液及罕见病研究院制定的围产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妊娠最后1个月或产后5个月内出现的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射血分数小于45%和(或)左室缩短分数<30%,妊娠最后1个月之前未发现心脏疾病并排除其他可引起心力衰竭的因素;2)所有患者均为产后转入该科;3)患者本人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夫妻双方共同签署拒绝哺乳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瓣膜性心脏病、心肌炎、肥厚型或限制型心肌病、心包疾病、肺栓塞、原发肺动脉高压者;2)心原性休克;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4)存在应用血管扩张剂禁忌者;5)对rhBNP或者NIT过敏者;6)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项研究者。
  干预措施:rhBNP组患者以负荷剂量1.5ug/kg静脉注射rhBNP(新活素,康哲药业),随后以0.0075ug/kg.min泵起,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可调整剂量至0.010—0.030ug/kg.min泵点。在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维持最大剂量泵点,持续给药5天,随后逐步减少剂量,并于4小时内停用。NIT组患者以起始剂量为5ug/min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注射液(北京益民制药),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可调整剂量至5ug/min—100ug/min泵点。在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维持最大剂量泵点,持续给药5天,随后逐步减少剂量,并于4小时内停用。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保证收缩压(SBP)≥85mmHg(1mmHg=0.133kPa),平均动脉压(MBP)≥65 mmHg。无禁忌症情况下,两组均给予地高辛、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
  观察指标及统计处理:1)记录两组患者入院后基础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体重、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多胎妊娠等)、初产妇及经产妇比例、心衰时间点、NYHA心功能分级、收缩压、舒张压及临床用药情况等;2)于治疗前,治疗后24h、72h、7天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24小时尿量、心率;3)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1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BNP水平;4)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流速峰值E峰与心房收缩期二尖瓣流速峰值A峰比值(E/A值);5)于1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于6个月时均复查holter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7)同时观察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如过敏、低血压、头痛、肾损害等;8)观察并记录出院后6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包括:心源性猝死、再发心力衰竭、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满足条件者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用药前后比较时,差值满足正态分布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不满足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使用χ2或 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多胎妊娠等)、初产妇及经产妇比例、心衰时间点、NYHA心功能分级、收缩压、舒张压及临床用药情况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2.两组患者治疗后基本情况比较:于治疗后24h、72h、7天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rhBNP组比NIT组显著下降;于治疗后24h、72h、7天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与NIT组比较,rhBNP组显著增加;于治疗后24h、72h、7天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与NIT组比较,rhBNP组显著增加;于治疗后24h、72h、7天两组患者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与NIT组相比, rhBNP组显著升高;于治疗后24h、72h、7天两组患者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NIT组相比rhBNP组下降显著。
  3.血BNP水平比较:于治疗后7天、1月、6月时两组患者血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与NIT组比较,治疗后7天、1月、6月时 rhBNP组显著降低。
  4.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于治疗后1月、6月时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与 NIT组相比,rhBNP组提升水平均更加显著;治疗后1月、6月时两组患者 LVEDD值较治疗前降低,两组患者于治疗后1月时LVEDD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6月时, rhBNP组LVEDD降低程度更加显著;两组患者E/A值在治疗后1月、6月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与NIT组相比,rhBNP组提升水平均更加显著。
  5.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时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显著高于1个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于1个月、6个月时rhBNP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NI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Holter结果比较:6个月时复查holter,rhBNP组中未发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NIT组有1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于两组中未见统计学差异。rhBNP组发现房性心动过速2例,NIT组4例,于两组中未见统计学差异。rhBNP组发现心房纤颤1例,NIT组2例,于两组中未见统计学差异。
  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两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rhBNP组发现低血压1例,NIT组为2例,调整用药后两组均未再发生低血压,两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hBNP组未发现头痛病例,NIT组有4例患者出现头痛,随后患者均耐受,并未停药,两组头痛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急性肾损害。
  8.两组患者MACEs的比较:在6个月随访中rhBNP组中未发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NIT组有1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于两组中未见统计学差异。rhBNP组发现房性心动过速2例,NIT组4例,于两组中未见统计学差异。rhBNP组发现心房纤颤1例,NIT组2例,于两组中未见统计学差异。rhBNP组未发现再发心力衰竭, NIT组有2例,于两组中未见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未见心源性猝死病例。
  结论:rhBNP能更有效地改善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及近、远期预后,效果优于硝酸甘油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