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OPCABG前后凝血功能及阿司匹林抵抗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6h】

OPCABG前后凝血功能及阿司匹林抵抗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指标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2 DM组与NDM组OPCABG前后TEG凝血功能的变化

附图

附表

讨论

1 OPCABG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2 糖尿病对OPCABG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3 糖尿病对OPCABG患者血小板反应性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血栓弹力图在冠脉搭桥术围术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ghy,TEG)测量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TEG各参数值变化,探讨OPCABG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糖尿病对OPCABG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通过对比两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抑制率及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的发生率异同,来评价糖尿病对OPCABG术后AR的影响,将其应用于临床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OPCABG围术期的合理抗血小板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我院心外科的冠心病患者,并首次行OPCABG治疗。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依据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组(DM组)及非糖尿病组(NDM组)。两组患者入院后术前均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五天以上。术后2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
  两组患者均于术前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五天后(T0)、术后返回监护室后(T1)、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5天(T2)采集静脉血,行TEG检测,得出R值,K值,α角,MA值,LY30等指标,观察分析各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DM组及NDM组患者围手术期TEG各项凝血功能参数变化,分析讨论OPCABG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糖尿病对OPCABG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
  两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五天后(T0)采集静脉血行TEG血小板检测。选择其中TEG检测阿司匹林反应正常(AA>50%)的患者,于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5天(T2)再次复查TEG血小板检测,比较DM组和NDM组术后AA抑制率及AR的发生率,探讨糖尿病是否与AR相关。
  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56例患者,DM组30例,男性,19例;NDM组26例,男性17例。两组OPCABG术后均无死亡病例,无术后早期血栓事件及异常出血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组内比较:DM组:与术前T0相比,术后T1及T2时间点R值、K值均减小,α角、MA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NDM组:与术前T0相比,术后T1及T2时间点R值、K值均减小,α角、MA值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三个时间点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参数变化规律:R值T1时间点下降,T2时间点上升,但仍然小于术前T0时间点;K值术后逐渐减小,MA值、α角术后逐渐增大。DM组LY30各时间点均为0;NDM组LY30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27,P=0.797)。组间比较:术后返回监护室时(T1时间点):R值在DM组明显低于NDM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611,P=0.001);MA值、K值、α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T0时间点)、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5天(T2时间点)时DM组与NDM组患者R值、MA值、K值、α角以及LY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从上述病例中选择术前T0时间点TEG血小板检测阿司匹林反应正常(AA>50%)的患者,其中NDM组21例,DM组27例。在OPCABG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5天(T2时间点)DM组 AA抑制率显著低于NDM组(t=3.277,P=0.002)。DM组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5天(T2时间点)AA抑制率明显低于术前T0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6,P=0.000)。NDM组术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达5天(T2时间点)AA抑制率较术前(T0时间点)虽有所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6, P=0.322)。DM组27例中AR者12例,NDM组21例中AR者3例,提示OPCABG术后早期存在AR,且在DM组AR发生率较NDM组高(χ2=5.001,P=0.025)。
  结论:
  1 OPCABG患者术后早期凝血功能呈现高凝状态。
  2糖尿病影响OPCABG患者术后当天凝血功能,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当天的血液高凝状态程度要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但是术后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达5天后两组间凝血功能无明显差异。
  3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OPCABG术后血小板聚集抑制率(AA抑制率)明显减低,且较单纯冠心病患者更低、AR发生率更高。
  4 TEG可及时准确反映体内凝血功能状态,提供较为全面的凝血纤溶功能信息,有助于辅助临床筛查血栓事件高危患者,帮助评价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对临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供合理的诊断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