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纷争与变异——对“韩白之争”文化动因的深层探析
【6h】

纷争与变异——对“韩白之争”文化动因的深层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章激流暗涌——资本与话语的权力之争

第一节文化资本的争夺

第二节经济资本的制衡

第二章众声喧哗——网络媒介下的大众狂欢

第一节从韩白之争看网络文化的特质

第二节网络媒介机制的传达与再塑造

第三章青春萌动——青年亚文化的抵抗与僭越

第一节“80后”的反叛

第二节代际分化的火焰战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韩白之争始末

展开▼

摘要

本文以2006年初发生于网络上的“韩白之争”作为切入点,以文学的文化研究的宏观视野,深入观照这一典型文化/文学事件背后所投射出的方方面面,重点从文化、经济资本与话语权力、网络媒介传达塑造、青年亚文化的抵抗与僭越等三个角度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所隐匿的深层社会文化动因,揭示当代文化/文学发展演进中所隐含的深刻的多重社会文化问题。 除前言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三章: 首先,借用法国文化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场域-习性-资本”三位一体的分析模式,深入考察韩寒和白烨各自迥异的文化身份、教育背景、知识水平、资本累积,以解读韩白二人围绕资本和话语所展开的种种角斗。韩白之争表面的喧嚣下实则是对文学场中权威、声望等象征性文化资本的争夺,而在外在经济资本的强势作用下,内化的文化资本也逐渐开始暗中转换,很多时候它已经成为了经济活动中的潜在构成代码。由此可以表明,看似独立自足的文学场,其内部充满了不同文化生产者对于文化资本与话语权力的争夺,其外部遭遇到了经济资本强大的制衡作用。 其次,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技术,极大丰富、拓展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在网络传播的语境背离、匿名发言、即时互动等多方面区别于传统媒介的鲜明特征的引领下,韩白之争的全过程生动地展现了网络媒介所带来的诸多时代特征与文化特质。韩白之争这场起于文学的争论,在网络媒介的冲击下变得面目全非,最终演变为一场网络虚拟空间的大众娱乐事件。其间,韩寒散落在秽语谩骂中的文学思考更多被网络迅即的互动和媒介引导的信息所遮蔽。网络媒介原本快捷便利的沟通优势,也使得人们在对于文学等严肃问题的争论中易于失之随性与盲目,缺略了必要的事实真相与理性思考。互联网为人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伪语境”。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媒介在韩白之争前后跌宕起伏的发生、发展中并非只是简单地充当了传播的工具,在这一事件中网络媒介充分展现了它强大的造势功能和颇具策略的舆论导向作用。 最后,应该看到的是,无论足在韩寒与白烨的资本和话语的争夺中,还是在大众与媒体面对这一事件的网络狂欢中,都隐含着青年亚文化的抵抗与僭越的深层文化机理。以韩寒为首的“80后”写作群体和以青年人为主的网络新生代群体,在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所营造的消解、反叛的意识形态氛围中,借助自由平等开放的网络空间,形成了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以抗拒为主导的青年群体。作为80后青年解决其自身所共同面临的与主流文化、成人文化之间价值冲突的一个缩影,韩白之争展现出一种抗争与妥协并存、形式大于意义的特殊的当下中国青年亚文化抵抗与僭越的表现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