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县域景观格局分析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以广宗县为例
【6h】

县域景观格局分析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以广宗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景观格局研究

2.1 景观概念

2.2 景观生态学

2.3 景观格局

2.4 景观格局研究进展

3 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和方法

3.1 生态系统健康概念

3.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

3.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研究区域自然状况

4.2 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状况

5 研究区数据来源

5.1 研究区数据来源

5.2 景观分类体系构建

6 景观格局分析

6.1 指数计算

6.1.1 数据处理

6.1.2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6.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6.2.1 斑块类型水平上结果分析

6.2.2 景观水平上结果分析

7 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分析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2 指标信息的提取

7.3 指标数据标准化

7.4 评价的指标权重

7.5 综合评价方法和标准

7.6 生态系统健康结果分析

8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景观格局分析,二是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从而对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现状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定量的掌握,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本文以2007年QuickBird遥感影像为主要研究资料,结合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特点,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建立景观分类体系。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区域景观格局,在斑块类型水平选取斑块密度、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百分比、平均斑块面积、边缘密度、分维数等指数,在景观水平上选取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蔓延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指数,对广宗县整体和各个乡镇进行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格局现状分析。通过研究表明耕地景观是广宗县的主导景观类型,斑块密度最小,边缘密度最大,分维数趋近于1,完整性和连接性比较好,因此广宗县总体景观多样性较小,景观结构的异质性程度较差,景观中的优势斑块成聚集状态分布,人为干扰显著。
   在论述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指标体系法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建立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土地压力、人为压力、活力、组织、恢复力、自然系统响应及社会经济系统响应等指标,进行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按照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的分值,提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的五级划分标准:相对优、相对良好、相对一般、相对差、相对极差。以广宗县的乡镇为评价单元提取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中相关的指标值,对指标值标准化后,采用综合指数得到各评价单元的健康水平。通过分析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差异,可以看出广宗县的生态健康状况较差,处于相对良的健康状态的只有1个乡镇,处于相对一般健康状态的有3个乡镇,处于相对差健康状态的有4个乡镇。广宗县的生态系统压力较大,系统活力和生态弹性度比较低,景观结构存在缺陷,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针对各乡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结果,分析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