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对大鼠衰老过程中心肌抗氧化能力影响
【6h】

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对大鼠衰老过程中心肌抗氧化能力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全球老年人口的增多,世界各国出现不同程度的老龄化问题,衰老问题逐渐受到各国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衰老进程中,心脏早于其他器官,出现结构和功能的退行性变化,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而自由基产生与清除的动态平衡打破,被认为是心肌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延缓心肌衰老的干预方式诸多,其中以运动、饮食的效果最佳。本研究对大鼠注射D-半乳糖复制亚急性衰老模型,在6周造模过程中,同时施加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干预,观察衰老大鼠血清和心肌匀浆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对衰老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的作用效果,为不久的人群实验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参考,同时也为在中老年人群中推广有效的运动方式、合理有效营养补剂以及运动与营养相结合的新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以3月龄SD雄性健康大鼠56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7组:成年对照组(C)、D-半乳糖模型组(M)、D-半乳糖小负重组(S)、D-半乳糖大负重组(B)、D-半乳糖补肽组(P)、D-半乳糖补肽小负重组(SP)和D-半乳糖补肽大负重组(BP)。除C组,其他各组在6周造模过程中,分别进行跑台负重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干预。6周末处死,比较各组血清和心肌匀浆生化指标。
   结果:
   1.6周末,与C组相比,M组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SOD活性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
   2.6周末,与C组相比,M组大鼠心肌组织MDA、脂褐素含量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P<0.01)。负重训练能够使衰老大鼠心肌组织MDA、脂褐素含量显著性下降(P<0.05,P<0.05);补充大豆多肽能够使衰老大鼠心肌组织MDA、脂褐素含量出现下降趋势(P>0.05,P>0.05),两种干预手段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P<0.01)。
   3.6周末,与C组相比,M组大鼠心肌组织SOD、CAT、GSH-PX活性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P<0.01,P<0.01)。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均能够使衰老大鼠心肌组织SOD、GSH-PX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P<0.05),两种干预手段具均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P<0.05)。而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均能够使衰老大鼠心肌组织CAT活性出现升高趋势(P>0.05,P>0.05),两种干预方式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
   4.6周末,与C组相比,M组大鼠心肌组织NO含量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均能使衰老大鼠心肌组织NO含量出现升高趋势(P>0.05),两种干预方式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
   5.6周末,与C组相比,M组大鼠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P<0.01)。负重训练能够使衰老大鼠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而补充大豆多肽能够使衰老大鼠心肌组织Na+-K+-ATPase活性出现升高趋势(P>0.05),两种干预手段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能够使衰老大鼠心肌组织Ca2+-Mg2+-ATPase活性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升高(P<0.01,P<0.05),两种干预方式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
   结论:
   1.通过6周D-半乳糖皮下注射,模型组大鼠血清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心肌组织脂褐素含量升高,以及外观衰老症状出现和行为的变化,说明本实验衰老造模成功。
   2.6周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均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衰老大鼠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负重训练结合补充大豆多肽,两者交互作用显著,共同进一步增强衰老大鼠心肌抗氧化能力,其中以小负重补肽组效果最佳,而且抗氧化方面表现的比较全面,升高心肌组织SOD、CAT、GSH-PX活性和NO含量,降低MDA和脂褐素含量。
   3.6周负重训练或补充大豆多肽均能够不同程度提高衰老大鼠心肌组织Na+-K+-ATPase和Ca2+-Mg2+-ATPase;负重训练结合补充大豆多肽,两者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增强衰老大鼠心肌功能酶活性,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生物膜的破坏,维持细胞生物膜的稳定性,增强离子的转运,调节能量代谢,延缓心肌衰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