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一)国外综述

(二)国内研究

三、研究思路、内容、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人文素质

(二)人文素质教育

(三)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二、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并提升审美情趣。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尽快向职业人转变。

第二章 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三)调查样本的选择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及学习态度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二)对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人文素质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三)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章 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取得的成绩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在教育理念上开始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二)学生自身人文素质有所提升

(三)人文素质课程的合理设置初见成效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 加强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确立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

(一)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打造优良的师资队伍

二、合理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落实与专业课并重的原则

(一)加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建设,保证人文素质课程设置和课时

(二)改革学生人文素质学科成绩考核方法

三、采用多种方法,拓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

(一)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二)建造校园人文景观,创设浓郁的人文育人氛围

(三)开展丰富的具有职业人文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仅仅满足让学生获得某个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淡化了育人功能,导致一部分学生虽然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但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和责任感,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诚信、敬业、责任、合作意识、创新精神不足,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而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个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单纯的“工具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经济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的职业人文素养已经势在必行,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传授、人文精神的教育和熏陶,使他们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
   基于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解,通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调查发现同学们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课程开设表示认同,主观上有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愿望,但学生还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不论是学生的人文素质还是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模糊的办学理念导致培养目标出现偏差、职业教育“速效性”、“实用性”和人文素质教育“潜隐性”之间的矛盾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应与受教育者未来的社会角色或职业角色密切相关;不同类型院校的教育活动包含着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不同内涵的人文素质,特色在于其职业性,是一种“职业形态”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形成其职业素质、养成职业精神的教育。
   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分析,改进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主要有,首先,确立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打造优良的师资队伍。第二,合理构建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落实与专业课并重的原则,保证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和课时,高职院校在人文类课程设置时根据学校特色和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各专业人才必需的人文素质课程模块,对人文素质课程进行整合。第三,采用多种方法,拓展人文素质的空间。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建造校园人文景观,创设浓郁的人文育人氛围;开展丰富的具有职业人文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种隐性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感悟学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