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研究
【6h】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动力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理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期,我们的党和国家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形势下,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成为我们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严谨的不断发展着的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取得成功的基础。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无数具有爱国精神的仁人志士经过长期的艰难探索,最终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人民开始广泛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以燎原之势传播开来。在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了;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对中国的农民运动和农村问题的具体考察,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巨大力量,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城市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赋予了马克思主义鲜活的时代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并在这些理论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胜利。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证明:我们的党和国家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能够坚持相信并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力量的原则。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坚持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机制。只有尊重和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领导和作风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群众基础和不竭的智慧源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继续向前推进,我们的党和国家才能朝气蓬勃,永葆青春。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内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出来,享乐思想滋生蔓延,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失业比率居高不下等问题成为迫切需要我们党解决的问题。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能力的双重考验,坚持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要求和完善自己,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积极探索坚持群众路线的新路径,新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共产主义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