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6h】

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我国选举制度概述

(一) 选举的概念及特征

1.选举的概念

2.选举的特征

(二) 我国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

1.普遍选举权原则

2.平等选举权原则

3.差额选举原则为主,等额选举原则为辅

4.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重原则

5.秘密投票选举原则

二、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民意表达渠道不畅,不利于选民选举积极性的提高

1.直接选举限定范围过小

2.差额选举落实不到位或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3.选举制度陷入僵局,竞选代表不具备竞争力

(二) 选举理论与实践部分脱节,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1.候选人介绍、提名、确定机制不够完善

2.候选人资格与现实要求存在差距

3.选区划分的行政化

4.特殊操作行为影响选举透明度

(三) 公正选举的保障机制存在缺陷,导致选民厌选

1.选举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2.选举救济制度尚未完善

三、完善我国选举制度之构想

(一)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以提高选民参选的积极性

1.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提高直接民主程度

2.充分发挥差额选举的作用,确保选举制度的民主

3. 引入竞争性机制,采取竞选型选举方式

(二) 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

1.规范候选人提名与介绍方式

2.提高候选人的资格条件,以提高代表素质

3.科学合理划分选区,进一步落实选举执行力

(三) 不断完善选举公正的保障机制

1.完善选举监督机制

2.完善选举诉讼制度

(四) 大力发展教育,提升选民参选意识

1.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提高选民素质

2.加强宣传,树立公民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学者麦迪逊曾经说过,人民是权利的唯一合法源泉。只有人民享有充分主权的社会,才可称之为民主社会。但是,实际情况则是,任何一个社会,无论其规模多大,人民均不能对国家进行直接管理。
   古罗马时期的民主共和国,人类已经尝试用选举的方式进行国家治理。在近代社会,选举制度更是为各国所采用,并逐渐成为民主的代名词,选举制度已然成为各国民主政治的基石,成为公权力移交的合法且唯一的途径。现今,各国普遍采用这种选举模式让人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使民意通过合法途径顺利表达。
   现今对我国选举制度的研究不能仅凭简单的肯定或否定来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而是要尽可能深入的找寻内在原因,通过理性分析与思考找到更适合我国的选举制度,并更好的推进。在我国进行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奠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也将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程度,关系着人民当家作主地位是否能够得到恰当的体现。与此同时,对于理论界不断深入展开研究,对选举制度的历史、本质、现实问题等方面的探讨则成为提升选举制度理论层次的重要支持,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成熟完善之路,夯实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当然,我国现存的选举制度还存在诸多不健全的因素,在社会主义民主化、法制化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完善制度本身还要创造适合的主客观环境以利于制度的有效执行,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选举制度的全方位完善。民主政治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的改革也需要长时间的思量,注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找寻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选举之路,需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逐步推进民主选举改革的目标。调动选民的参选热情,以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向前发展的今天,人民法治意识增强,我国选举制度必将进一步成熟完善。
   本篇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论文的引言部分对选题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点。文章的第一部分阐述了选举的基本定义及其特征。对选举所作的定义借鉴了历史中有关民主选举的相关文献作为参考,对选举特征的分析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一系列外部条件的基础上,对民主选举制度的初步发展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阐述。
   文章的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论文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的民主选举之路具有的几个层面的问题,分为制度设计、民意表达渠道、保障机制等几个层次展开论述。
   文章的第三部分针对我国民主选举制度面对的诸多问题这一现状,提出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降低负面影响,才能实现我国民主选举制度的继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