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应激源及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6h】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应激源及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运动员心理应激的研究

1.1.1 应激的相关概念

1.1.2 心理应激认知评价的理论研究

1.1.3 运动员应激源的研究现状

1.2 运动员应对方式的研究

1.2.1 应对的相关概念

1.2.2 应对的主要理论与观点

1.2.3 运动员应对方式的研究现状

1.3 不同年龄阶段运动员的划分标准

1.4 不同运动项目的分类方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测量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

3.1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应激源比较研究

3.1.1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应激源基本情况分析

3.1.2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不同性别应激源的差异比较

3.1.3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不同项目应激源的差异比较

3.1.4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不同运动水平应激源的差异比较

3.2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的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3.2.1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应对方式的基本分析

3.2.2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不同性别应对方式的差异比较

3.2.3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不同运动项目应对方式的差异比较

3.2.4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不同运动水平应对方式的差异比较

3.3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不同应激水平下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

3.3.1 青少年运动员不同应激水平组应对方式的结果比较

3.3.2 成年运动员不同应激水平组应对方式的比较

3.3.3 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不同应激水平组应对方式的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青少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的应激源

4.2 青少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的应对方式

4.3 不同应激水平下青少年与成年运动员的应对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作为一种特殊应激群体,运动员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与挫折,这些刺激产生过高的焦虑不仅影响运动员表现,也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然而运动员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和措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训练和比赛,有效的应对方式可以避免这些变化产生的消极情绪,及时排除干扰保持运动员心理平衡,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提供了良好保证。
   青少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在生理成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中都呈现了独特的特征,他们都经历着该阶段所特有的生活事件。对于教练员而言,需要在充分了解运动员的运动发展阶段的基础上,结合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合理科学的安排运动训练,了解对运动员产生威胁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危险”运动员应对不同阶段的心理社会冲突,才能更好的发挥运动员的运动潜能。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在河北省各市青少年业余体校、河北省体工大队中选取15-25岁参加过市级及以上比赛的223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选用谭先明编制的《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及《运动员COPE量表》,分别测量青少年运动员和成年人运动员应激源及应对方式,将收集回来的数据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旨在了解青少年和成年运动员应激源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总结各年龄段运动员的不同应对特点,找出适合青少年运动员面对应激时的应对方式与策略,本研究对调整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促进比赛技能水平的发挥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均有现实意义,对怎样建立青少年运动员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运动队有效的思想教育模式,提高青少年应激处理的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
   结果显示:
   1、成年运动员总体应激水平高于青少年运动员呈显著性差异,但青少年和成年运动员的总体应激同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2、所处社会环境与角色的转变使得成年运动员必须加工处理更多的事件,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逐步损耗,运动伤病是影响成年运动员心理应激水平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关系上的矛盾对运动员的影响明显减少。
   3、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应激源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应激水平普遍高于男性。女性对感情的变化更为敏感,更容易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评价为重要应激事件。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运动员担负着更多的家庭、社会责任,使得他们感知到更多的日常烦扰与内外压力。
   4、技能类运动员应激水平高于体能类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日常生活中经济问题及亲朋亡故等意外事件成为技能类运动员的主要应激刺激,在人际关系方面成年技能类运动员表现的更为轻松;体能类运动员对内外压力的感知明显增加。
   5、高水平运动员应激水平高于普通水平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普通水平的成年运动员对运动伤病的担忧显著增加,而高水平运动员把对外界的关注更多的转移到自身的变化上来,使得对内心的体验更加敏感。
   6、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面对应激事件时,都能够正面认识积极看待问题的发生。青少年运动员较成年人更多的选择寻求支持和逃避的方式;成年运动员自我效能感较强,安于接受现实状况,更能够抑制其它干扰集中精力处理问题。
   7、运动员应对方式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较男性更多的利用社会组织、情绪宣泄的方式,而男性则多以战或逃应对应激。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性别运动员的应对方式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趋于成熟。
   8、不同项群运动员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技能类运动员更多的选用情绪宣泄或逃避的方式释放压力,而青少年运动员较成年更为积极的寻求外界的帮助;体能类运动员更能够接受现实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直接行动,较能够容忍事情某种程度上的变化。
   9、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使用应对方式的差异不明显。但无论高水平运动员还是普通水平运动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采取更为理智、成熟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
   10、不同应激水平下运动员采取的应对方式存在差异。低应激水平下,青少年运动员更多采取忍受和逃避的方式应对问题,成年更易于接受事实采取主动行动;高应激下,青少年运动员更多寻求外界帮助,成年更倾向积极主动,集中精力解决面临的问题。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运动员应激源及应对方式除了受年龄的影响外,还受到认知评价、性别、运动项目、运动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成年运动员在日常生活、训练和比赛中遭受着更多的应激刺激,这些困扰主要来自于“运动受伤”、“日常生活遭遇”和“内外压力”;青少年运动员“人际关系”问题较成年运动员更为突出。
   3、面对应激情境时,青少年运动员可以利用有效的社会支持降低焦虑水平,更多选择逃避的方式并不能让他们适应身体和意识的变化及成长,相对而言,成年运动员拥有更强的控制感,这种控制感是与应对应激的能力不断提高有关的。
   4、不同应激水平的青少年运动员与成年运动员存在应对方式的使用差异,运动员应激水平的高低不仅受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对方式的选择同样受到应激水平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