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逆城市化”助推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6h】

以“逆城市化”助推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

1.研究思路

2.主要方法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1.国外研究述评

2.国内研究述评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难点

2.创新点

二、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理论概述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

2.城市化的特征

(二)逆城市化

1.逆城市化的含义

2.逆城市化的特征

(三)新农村建设

1.新农村建设的含义

2.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3.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四)“逆城市化”助推村镇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我国“逆城市化”的现状与原因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1.我国城市化曲折发展的阶段(1949~1978年)

2.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1979年至今)

(二)我国“逆城市化”发展现状

1.我国“逆城市化”现象概述

2.我国“逆城市化”现象特点

(三)我国产生“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

1.农村户口经济利益诱惑

2.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调整

3.交通业和通讯业的快速发展

4.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病”日益严重

四、“逆城市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逆城市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1.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的增加

2.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3.促进农村现代文明的建设

(二)“逆城市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消极影响

1.农村传统文明受到冲击

2.农村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3.农民经济收益受到影响

五、国外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助推村镇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国外部分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的兴起与现状

1.英国

2.美国

2.日本

(二)国外部分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助推村镇发展案例

1.英国:中心村建设

2.美国:郊区建设

3.日本:造村运动

(三)启示与经验

六、基于“逆城市化”的我国新农村建设对策建议

(一)正视“逆城市化”现象,有选择的承接城市产业转移

1.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

2.积极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

3.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4.坚持改善民生为先的原则

(二)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适应产业需求,发展现代农业

1.发展农村教育,培育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2.开展技能培训,培育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3.提高经营素质,培育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优先发展农村共同体互助合作金融组织,保证农村经济收益最大化

1.优先发展农村共同体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2.发展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配套措施

(四)把握老龄化趋势,建立高品质、低成本的养老村

1.加强农村地区环境治理,发展农村公共基础事业,建立高品质养老村

2.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城乡二元养老制度,建立低成本养老村

(五)发掘农村文明价值,增加农村吸引力

1.选择元素丰富的农村

2.建设“四有”型农村

3.实现农村服务产业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入了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黄金期,随之而来的“城市病”也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且有愈发严重之势。与此同时,城市的迅猛发展又导致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局面。进入21世纪以来,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同时,“逆城市化”现象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悄然出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又提出“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报告中又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且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这一系列战略构想的提出开启了新农村建设以及进一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纪元。
   中央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已不是新课题,但并不是全社会都能自觉运用双向对流的机会发展农村。21世纪,中国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促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亲近自然的天性带来了对城市的“反叛”和对返朴归真的向往。这一观念的变化促使城区人们的生活、生产、消费向外“突围”,为周边村镇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基于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引导或鼓励一些城市产业和资源向村镇转移,就是“逆城市化”。“逆城市化”使城市在地域上得到延伸,使城市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使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功能转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考虑这种“逆城市化”现象,科学分析“逆城市化”的规律和能量,以“逆城市化”助推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其实践意义在于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长期困绕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其理论价值是丰富了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以“逆城市化”助推我国新农村建设这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随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述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利用文献法和归纳演绎法对城市化、逆城市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清晰界定,为项目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首先回顾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随后重点分析近期我国“逆城市化”现象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并进一步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农村户口经济利益诱惑、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调整、通讯与交通的快速发展等。第四部分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来论述“逆城市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包括: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的增加,加快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促进农村现代文明的建设;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农村传统文明受到冲击,农村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农民经济收益受到影响。第五部分对国外“逆城市化”助推村镇发展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揭示“逆城市化”在助推村镇发展中发挥的力量与作用。第六部分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提出以“逆城市化”助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正视“逆城市化”现象,有选择的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适应产业需求,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共同体互助合作金融组织,保证农民经济收益最大化;把握老龄化趋势,建立高品质、低成本养老村;发掘农村文明价值,增加农村吸引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