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问题研究
【6h】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

一、当前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

(一)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形成

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与形成

2.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

3.建构中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

4.有关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评估

5.有关我国战略石油储备的管理

(二) 我国建立能源多元进口的对策

1.能源出口国的政策

2.我国分散能源进口的目的

3.我国分散能源进口的途径

二、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国内外因素

(一) 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国内因素

1.经济体制的扭曲

2.强制性经济成长的困境

(二) 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国外因素

1.我国与中亚—俄罗斯地区的能源关系

2.我国与中东—北非地区的能源关系

3.我国与南太平洋—东南亚地区的能源关系

4.我国与工业大国的能源争议

三、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问题形成

1.自给自足的能源策略

2.我国的能源安全布局

(二) 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存在的问题

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

2.石油消费和进口依存度大幅度提高,进口来源单一

3.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效低,污染严重

4.可再生能源没有得到高效、充分利用

四、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构建

(一) 极大化进口能源,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不受影响

(二) 全方位多层次发展能源外交,并适时展现大国影响力

(三) 发挥地缘政治与自身条件优势,扩大既有外交影响

(四) 国内能源安全概念的重整

1.改变能源供应结构

2.重振石化产业

3.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4.建构本国的战略石油储备

5.政策与法律规范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书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由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等是不可再生的一次性能源,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当能源短缺时,很可能让各国从目前为取得能源的竞争,进一步演变成国际冲突。国家作为国际体系的主要行为者,面对能源短缺和持续发展的诉求,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下,极有会积极的运用政治、军事和经济手段介入能源产地,产生国际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在国家对外的能源政策上,亦会试图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利益和所属的能源公司的对外经济利益,并采取相关的国际行动,所以能源不只是一种商品或经济作物,更是影响权力与地缘政治的推手。目前的工业大国早在冷战期间,就对已经探勘但尚未开采的能源进行争夺或控制,企图在一次性能源日益短缺的环境下进行垄断,维持国家的国力持续成长。
  我国的能源需求自1990年后开始激增,并自1993年起从石油输出国转变为进口国。2009年,我国每日消耗的700多万桶石油中,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47%。因为国内对能源需求持续扩大,让我国逐渐依赖国外能源进口,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我国能源供应所存在的潜在风险。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只有20多天的存量,难以应付油价上扬对相关产业的冲击。所以,在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目标完成之前,势必加重能源外交的操作力道。若国际间迟迟无法建构有效的合作与对话机制,未来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美两国的竞争压力扩大势必增加发生摩擦的机率。而我国在争夺海外能源的脚步比西方来得晚,在竞争过程中必须和独裁国家打交道,让我国的能源外交受到国际社会关切。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属于新兴的经济力量,为维持能源的稳定供应还要大量向世界各地的产油国家进行合作与采购,逐渐让我国形成稳定环境,从而影响了区域的地缘政治。我国在独立自主以及三邻外交的政策下,对周边地区的能源开发抱持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态度,试图降低邻国的疑虑并化解可能发生的冲突。此外,我国一如既往的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致力于形成反制美国单边主义的一股力量,试图破除美国对能源领域的垄断。
  由于能源外交是一种长期、延续性的外交关系,也往往牵涉复杂的政治、经济与军事议题,让人往往无法看清事件的本质。所以本研究将广泛收集中国和西方世界,自80年代中以来的相关能源数据,作为比较经济成长与能源消耗间的关联。此外也会深入探讨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及其能源产业因国内能源开发在产能低、技术不足以及成本高昂的因素下,形成推力与拉力,造成日后在海外建立与能源相关的外交与经贸关系的起源和过程。能源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原因是它支撑着现代化的工业运转、提供人类每日往来的交通、供应农业的生长与维持全球化运输的行动力等等。如果缺乏足够的能源供应,将出现工业生产锐减、生活成本高涨、农业生产停滞以及全球经济萧条等现象,打击已开发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的生存发展。左右能源价格走向的因素,在于能源出口国的状况、国际经济景气以及非经济因素。所以在生存发展的诉求下,各国势必竭尽所能确保国家的能源充足,进而扩张对海外事务的权威。有限的能源不再是单纯商品,而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相关的取得、生产和运输议题就成为各国政府重视的一环,属于非传统安全的重要部分。为兼顾政治、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维持能源的供应数量与合理价格,避免能源突然的短缺或价格波动对国家造成的经济停滞及伤害,就成为追求“能源安全”的基本定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尝试发现我国作为本世纪初崛起的区域大国,国内经济安全与能源外交政策的走向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切入,以期从中发现我国在政治、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结构性问题与困境。对主权国家而言,能源(石油、天然气与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达到满足我国国内能源需求,所衍生出对外进口的“能源外交”就愈形重要。尤其,在全球化的世界里,如何确保我国的经济安全不受中断,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笔者尝试以大方向从总体经济的观点出发,以我国的经济发展为背景看待高速的经济成长与消费油气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第一章将重点阐述当前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本章将从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形成以及我国建立能源多元进口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详细讲述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形成、发展、内涵等。
  第二章作者将重点分析影响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国内外因素,通过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分析,洞彻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形成发展的环境,以期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形成发展起到警示作用。
  第三章将分析我国能源安全战略存在的问题,其中包含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现状即我国能源安全战略有哪些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另外还将讲述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存在的问题,作者将从不同的方面加以分析,以求完善。
  第四章,最后一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作者将对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构建提出几点看法与建议,也是此次论文的目的所在,以期为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提出可行性发展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