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家庄市绿地秋季温湿效应研究
【6h】

石家庄市绿地秋季温湿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城市绿地温湿效应研究

1.2.2 绿地温湿效应与人体舒适度关系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环境

2.1.1 自然地理条件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监测区基本特征

2.2.1 滹沱河北侧林地

2.2.2 水上公园

2.2.3 长安公园

2.2.4 东环公园

2.2.5 太平河湿地公园

2.2.6 农田

3 大气温湿度测量

3.1 滹沱河北侧林地测量结果

3.2 水上公园测量结果

3.3 长安公园测量结果

3.4 太平河湿地公园测量结果

3.5 东环公园测量结果

3.6 农田测量结果

4 不同绿地温湿效应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4.1 各绿地温湿效应

4.2 绿地温湿效应影响因素

4.2.1 绿地面积

4.2.2 周围环境

4.2.3 形状指数

4.2.4 植株高度

5 各类型绿地垂向温湿效应

5.1 太平河湿地公园垂向温湿效应

5.2 滹沱河北侧林地垂向温湿效应

5.3 农田垂向温湿效应

6 不同类型绿地的人体舒适度评价

6.1 各类型绿地温湿指数分析

6.2 各类型绿地不同时段舒适度

7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大气温湿度环境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在于大气温湿度对人类生活舒适度影响显著,更重要的是不适宜的大气温湿度将会危及人类健康。城市绿地在改善生态环境、降温增湿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因此城市绿地建设由以前的注重美化功能向生态功能转变,其相关研究也由过去的景观设计转向综合生态效应研究,突显出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外对大气温湿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成果较多,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且大多处于定性描述阶段,尽管如此也取得了不少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2012年9月~10月及2013年9月~10月对石家庄市典型绿地进行了实际考察,并对距地面1.5m高度内的大气温湿度进行了系统监测,进而研究了不同绿地在秋季白天各时段温湿效应的垂向和横向变化规律,分析了温湿效应与绿地面积、形状指数及周围环境的关系,讨论了不同类型绿地温湿效应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达到一定规模(0.13km2以上)且有水域影响的绿地,其温湿效应不再随着绿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大,对增湿效应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水域面积,其次为植被覆盖率和物种分布均匀度。在其它外界环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植被温湿效应随着水域面积与绿地面积比值的增大而增强,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大而增强。
  2.面积相近的公园绿地,7:00~9:00时,有水域影响的绿地的温湿效应弱于无水域影响的绿地,但在白天其他时段,有水域影响的绿地温湿效应强于无水域影响的绿地。表明,7:00~9:00时影响公园绿地温湿效应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植被覆盖率,其后水域成为影响公园绿地温湿效应差异的主导因素。
  3.绿地的降温效应与绿地的形状指数、植株高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即绿地降温效应随形状指数增大而增强,随植株高度增加而增强。植被的增湿效应强度与形状指数无显著相关性,影响植被增湿效应的因素依其作用大小排列为植被覆盖率、植株高度、形状指数。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植被增湿效应随植被覆盖率增大而增强。
  4.公园绿地的温湿效应在气温较高时比林地和农田等植被类型单一的绿地强,但温度低时较农田等绿地弱。秋季早晚温度低,接近中午时段温度较高,故在较高温度时段温湿效应强的公园绿地对改善城市环境贡献最大,突显了公园绿地建设的重要作用。
  5.各类型绿地1.5m以下高度垂向温湿效应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降温增湿效应由地面向上逐渐减弱,且近地面处降温增湿效应显著强于0.2m以上高度。低矮植被在距地面1.5m高度范围内与外界空气接触面积大,因此其垂向降温增湿效应变化幅度较高大植被大,尤其是低矮植株高度以下范围内的降温增湿效应远强于高大植被。
  6.植被覆盖区的草被植物(覆盖率100%)密度较大,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且不易散发,故近地面处大气湿度较高,增湿效应较强。林地密度较小,1.5m以下高度与外界通透性较好,凝水能力较差,其增湿效应相对较弱,但由于植株高大,遮荫效果好,故降温效应较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林地内外空气混合度增大,降温效应逐渐减弱;农田增湿效应较强,降温效应较公园绿地弱,较林地强。
  7.人体舒适度主要受绿地形状指数、水域与绿地面积比值、植被覆盖率、面积等因素影响。在其它环境条件相近的情况下,绿地形状指数越小,人体舒适度指数越高;水域与绿地面积比值越大,人体舒适度越高;植被覆盖率越高,人体舒适度越高。总体来说,植被类型复杂的公园绿地人体舒适度高于植被类型单一的林地,田地内人体舒适度最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