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6h】

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机理及主控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1章区域地质特征

第2章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第3章油气源对比及源岩评价

第4章油气运移输导通道及其输导特征

第5章油气储集条件及其评价

第6章油气封盖条件及其评价

第7章油气成藏期次及模式

第8章油气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

第9章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有利区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在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多种学科知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和各种分析测试资料,对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进行了研究。 通过有机碳、氯仿沥青“A”、碳同位素含量和族组分含量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对布达特群潜山油岩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布达特群潜山原油主要来自于南一段和南二段源岩,其次是兴安岭群源岩,再次为布达特群自身源岩;南屯组源岩品质相对较好,供烃条件最好,其次是兴安岭群源岩,布达特群源岩质量相对较差。通过探井岩心观察和镜下鉴定,得到布达特群潜山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是裂缝,其次是岩石孔隙,裂缝发育主要受岩性、断层和古地貌等条件的控制,较好等级的储层主要位于呼和诺仁断鼻构造带贝5井北西方向、霍多莫尔背斜构造带与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之间、贝40井以北小块区域、贝西洼槽贝301井以西地区,中等储层位于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部分位于霍多莫尔背斜构造带以北的霍3井与海参2井以北地区,较差储层则位于贝西洼槽与敖瑙海洼槽以南地区,霍多莫尔背斜构造带大部分地区。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潜山盖层好,封盖层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敖瑙海洼槽中部的小面积区域、呼和诺仁断鼻构造带中西部地区、霍多莫尔背斜构造带中部的狭长地区、苏德尔特潜山与敖瑙海洼槽交接的西部局部区域、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的西南部,面积分散且相对较小,中等封盖区主要分布在敖瑙海洼槽大部分地区、不勒洪布斯断隆及希勒敖包洼槽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苏德尔特潜山构造带地区,霍多莫尔背斜构造带南北两侧贝西洼槽的西部边部区域,差封盖区主要分布在贝尔断陷的周边地区。通过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埋藏史和热史分析可以得出,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注入主要有两个时期,一次是在大磨拐河组沉积末期,另一次是在伊敏组沉积末期。贝尔断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输导通道主要有潜山顶面的不整合面以及潜山内部的断裂,主要有油气沿断裂和不整合面组合侧向运移古潜山顶面风化壳聚集成藏和油气沿断裂侧向运移古潜山内部裂缝破碎带聚集成藏2种模式。布达特群潜山油藏可分为潜山顶部基岩风化壳油藏和潜山内部裂缝破碎带油藏2种类型,南屯组源岩生烃洼槽及其附近区域、源岩断裂发育而破坏断裂不发育区域、裂缝发育区、油气汇聚区以及中期变形形成的断阶和断垒型潜山地区是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综合各种成藏与分布主控因素得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潜山顶部基岩风化壳油藏形成与分布的有利地区主要分布凹陷中部,位于苏德尔特潜山带中部和贝西洼槽中部和北部偏东地区,潜山内部裂缝破碎带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有利区主要分布在苏德尔特潜山中部、贝西洼槽中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苏德尔特潜山北部、敖脑海洼槽中部和苏乃诺尔构造带东部局部地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