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画艺术的产业化探究
【6h】

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画艺术的产业化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1、背景及意义

2、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

4、研究内容

5、创新之处

第1章 衡水内画艺术及其工艺特征

1.1 内画发展脉络

1.1.1 内画起源

1.1.2 衡水内画

1.2 衡水内画工艺特征

第2章 衡水内画传承人及产业化现状

2.1 衡水内画代表人物

2.1.1 创始人王习三

2.1.2 冀派内画家

2.2 衡水内画产业化现状

2.2.1 内画产业对地区经济的影响

2.2.2 内画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第3章 衡水内画产业不足及发展

3.1 衡水内画产业存在的不足

3.1.1 产业链条尚不完善

3.1.2 出口贸易利润较低

3.1.3 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3.1.4 产业发展呈现严重的两极化

3.1.5 缺乏技艺高超的内画人才

3.1.6 缺乏专业的市场管理

3.1.7 内画艺术品缺乏创新

3.2 衡水内画产业发展策略

3.2.1 打造完善的内画产业链条

3.2.2 打造艺术品牌进入国际市场

3.2.3 打造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3.2.4 提升内画艺术内涵强化品质

3.2.5 加强专业的内画人才培养

3.2.6 规范内画产业化发展

3.2.7 加强内画艺术风格不断创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我国历史悠远,文化丰富多样,漫长的历史沉淀令很多地区保留下了蕴含着深厚民族本源文化内涵的艺术与技术形式,它们无形地存在着,却产生了大量珍贵的有形产品,学术界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衡水内画首批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现代化物质文明高度同质化的大环境下,包括衡水内画在内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承受着现代化、都市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国内掀起了保护与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浪潮。
  虽然传统观念认为,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市场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的传播空间,所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是保护和传承的最好途径。同时,在党中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推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也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契机,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抵制外来文化对民族国家的文化渗透、提升本国文化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实力等方面都有负有艰巨的使命,同时更在延续人类社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研究的关键则集中在如何有力、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上。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否以产业化方式保护,以及如何成功实施产业化保护等问题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本论文以衡水冀派内画为例,透彻地分析了其特有的文化特征和艺术特性,将对衡水冀派内画的研究落实到实际的调查行动上,具走访,调查研究,以前,衡水的内画产业多是一家一户、一村一店的手工艺作坊,缺乏科学规划,没有规模效益。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本,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实行市场运作。对于内画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途径是需要不断探索的,产业化方式是可持续发展思路下的一条可行的道路。为进一步推动以产业化的方式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并充分发挥其在利民方面的积极作用,国家文化部共评选出35项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12月与北京市荣宝斋、江西省景德镇古窑瓷厂等著名传统工艺一起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是国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措施。以衡水冀派内画为典型案例,从对衡水内画的产业化价值入手,详细分析了衡水冀派内画的概况、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状况、现有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从而深入发掘其在产业化经营与保护中在各领域中存在缺陷,剖析这些不足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对所存在的所有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绪论部分是对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创新之处的论述;第一章的衡水内画艺术及其工艺特征,主要对内画的发展脉络及工艺特征的分析;第二章是对衡水内画传承人及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分别对内画传承人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内画的产业化发展现状对衡水区域经济的影响和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对衡水内画产业化存在的不足和发展做出了全面的论述。总结出了衡水内画产业化存在的七个问题,并针对这七个问题提出了良好的产业化发展策略;结论部分是对全文进行的总结。
  以上内容为本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借此平台与同仁共同讨论,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