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递增负荷运动血液乳酸与丙二醛时相性变化的人体研究
【6h】

递增负荷运动血液乳酸与丙二醛时相性变化的人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自由基概述

1.1.1 自由基的概念(Free Radical,FR)

1.1.2 自由基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1.1.3 ROS在机体中的作用

1.2 运动与ROS代谢的研究现状

1.2.1 运动与ROS的产生

1.2.2 不同运动类型对ROS代闰时的影响

1.3 抗氧化系统与抗氧化剂的补充

1.3.1 内源性抗氧化系统

1.3.2 运动训练中补充抗氧化剂的效果

1.4 ROS阈的提出

2 实验对象与设计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设计

2.2.1 实验方案

2.2.2 取材方案

2.2.3 实验流程

2.3 指标测定

2.3.1 乳酸的测定

2.3.2 丙二醛的测定

2.3.3 过氧化氢的测定

2.3.4 肌酸激酶的测定

2.3.5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

2.4 实验仪器

2.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运动阶段心率及摄氧量的动态变化

3.2 运动与恢复阶段的乳酸变化

3.3 运动与恢复阶段的丙二醛变化

3.4 运动与恢复阶段的过氧化氢变化

3.5 运动与恢复阶段的肌酸激酶变化

3.6 各项生化指标趋势变化的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分析血清乳酸的动态变化

4.2 分析血清MDA的动态变化

4.3 分析血清H2O2的动态变化

4.4 分析血清CK的动态变化

4.5 探讨ROS阈及其对运动训练的意义

4.5.1 探讨人体中的“ROS阙”

4.5.2 探讨乳酸代谢与ROS代谢之间的联系

4.5.3 探讨“ROS阙”在运动训练中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动物研究表明,递增负荷力竭运动中,乳酸与ROS都出现了突增拐点,且ROS突增点在乳酸阈之后的规律现象。人体是否也有同样的规律,尚不清楚。本研究试图通过人体递增负荷至力竭的运动及运动结束后的恢复期,观察血液中乳酸、MDA、CK和H2O2的动态变化,验证“MDA突增点”在人体的客观存在;证实血乳酸突增点与血MDA突增点之间具有时相性差异;分析机体氧化损伤与运动强度之间的关系。为竞技体育的超负荷训练制定合理的运动强度,为防止ROS堆积造成机体过氧化损伤,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研究内容:通过青年男子的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及运动结束后的恢复期:1.检测血乳酸、MDA、CK、H2O2四项指标在不同强度、时相下的含量或活性变化;2.血MDA动态曲线是否出现突增点;3.血乳酸突增点和血MDA突增点出现的先后顺序;4.分析四项指标动态变化之间的关联性或因果性。
  研究方法:以15名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男性同学为对象,进行递增负荷至力竭的运动,采集每级负荷末以及恢复期的血液,检测血清中乳酸、MDA、CK以及H2O2。递增负荷至力竭的运动方案:共设置6级负荷,分别标记为E1-E6,每级负荷运动3min,初始负荷E1=OW,递增强度50W,最高负荷E6=250W。恢复期的静坐休息方案:以运动结束后开始计时,累计时长30min,划分成两个阶段,每阶段15min,分别标记为R1、R2。采血方案:采血时间点设定在每级负荷末以及恢复期各阶段末,抽取肘前静脉血。采血方式为预埋留置针,注射器采血。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案:检测对象为血清,检测方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研究结果:
  1.血乳酸浓度随负荷递增而升高,E3之后相邻两负荷相比,血乳酸浓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升高,并随着运动的结束而逐渐降低。
  2.血清MDA浓度,在前5级负荷升高不明显(E1=1.17±0.29 nmol/ml,E5=1.29±0.22 nmol/ml),且相邻的两级负荷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强度达到最高负荷时,出现非常显著的升高(E6=1.75±0.30 nmol/ml;随着运动的结束而逐渐降低。
  3.血清H2O2浓度随负荷递增而升高;E1至E5相邻两级负荷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E6与E5相比具有显著性升高;血清H2O2与MDA的浓度变化趋势相一致。
  4.血清CK活性随负荷递增而升高,且升高趋势持续至运动结束后恢复期;恢复期的R1与最高负荷E6相比具有显著性升高。
  5.血清乳酸突增点出现在E3阶段,血清MDA突增点出现在E5阶段;乳酸、MDA、H2O2的浓度峰值出现在E6负荷,CK的活性峰值出现在R1。
  结论:
  1.研究证实,在递增负荷至力竭的运动中,人体中的确存在血MDA突增点,且血MDA突增点出现的时间位点晚于血乳酸突增点。
  2.MDA突增点出现之后,CK升高趋势明显,说明MDA突增点对应的负荷强度,可能是导致损伤加剧的临界点。提示竞技训练中,既可用血乳酸拐点作为运动强度的监控指标,也可以用血MDA拐点作为强度监控的上限值。
  3.研究结果提示,MDA突增点的发现应该是ROS适量有益、过量有害的界限。可为超负荷训练提供安全负荷范围,并且为安全训练的监控提供量化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