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生政治:21世纪中国基层政治发展的逻辑阐释
【6h】

民生政治:21世纪中国基层政治发展的逻辑阐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现状评述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

1.民生

2.民生政治

一、民主与民生:基层政治发展的两个理念

(一)21世纪以前中国基层政治发展历程

1.基层生存政治

2.基层抗争性政治

3.基层民主政治

(二)21世纪中国基层政治的新局面

1.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困境

2.民生政治在基层的新崛起

二、民生工程:政府的合法性诉求

(一)中国政治合法性发展历程

1.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阐述

2.当代中国政治合法性建构

(二)巩固合法性新举措

1.建设民生工程的原因分析

2.建设民生工程的现实条件

3.民生工程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三、民生改善:民众的合法性认同

(一)民众面临的民生问题

1.城乡养老保障存在的诸多问题

2.教育资源短缺和分配不公问题

3.失业问题严重

4.医疗卫生保障力度小

5.农村基础保障体系薄弱

(二)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2.制度安排不合理

3.社会公平正义观念缺失

4.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问题

(三)民生改善的必要性

1.民众的需求

2.政治稳定的现实保障

3.社会公平正义价值观的实践支持

四、民生政治:政府与民众关系的耦合

(一)民生政治发展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2.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原则

3.坚持共享性原则

(二)民生政治发展的实现路径

1.以民生为基本导向转变政府职能

2.以民生为基本指向建立监督与制约机制

3.制定执行以民生价值为导向的政策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21世纪以来,民生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基层政治发展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我国的中央政府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并且非常十分重视民生工程的建设。那么我国的民生政治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就是以“民生政治”为理论视角,通过梳理阐释21世纪前后中国基层政治的发展历程,明确新世纪中国基层政治发展的新形势;分析民生工程建设和政府,民生改善和民众的相互关系问题;探讨中国的民生政治发展所坚持的原则与路径,来进一步总结新世纪中国基层政治发展的逻辑。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内容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对民生、民生政治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释分析。
  第二部分是梳理阐释1949年以来中国基层政治发展主要议题。主要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中国基层政治经历了生存政治时期、抗争性政治时期、民主政治时期以及到21世纪以后以解决民生问题,进行民生建设为主题的民生政治时期。
  第三部分从政府的合法性入手,说明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政府合法性新来源。这一部分内容包括首先通过对中国古代以及建国以来政治合法性来源的纵向分析,解释了政治合法性来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民生政治已经变成当今我国政治合法性的一个新的来源。并通过论述民生工程建设的经济、政治、社会这三个现实条件和当前民生工程比较突出的五方面现实成就来进一步佐证。
  第四部分说明民生的改善是人民群众的合法性认同。这一部分首先选取了当前人民群众面临的较为主要的几类民生问题以及民生工程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然后分析阐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民生改善的必要性就是要满足民众的需求,同时保障政治稳定与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实践支持。
  第五部分提出民生政治可以被看作是政府与民众的耦合。民生政治的发展要进一步改善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部分内容总结提炼出了我国政府在民生工程建设、在坚持民生改善和保障民生政治发展中所坚持的三点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共享性原则。最后为民生政治能够更好更快发展提出了以政府为实践主体,人民群众为实践对象的民生政治发展的三条实现路径。
  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历史性的新时期,与此同时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现今面对这样的形势,重视民生政治的发展是可以不断推进我国的改革事业深化发展,乃至能够达到最终目标。所以要准确研判我国基层政治发展的新形势、新主题,即要促进民生政治不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