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流动与文化资本:关于农村学生“弃学”现象的研究
【6h】

社会流动与文化资本:关于农村学生“弃学”现象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农村学生“弃学”现象客观存在

(二)城乡学生家庭教育差异较大

二、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弃学

(二)社会流动

(三)文化资本

(四)教育选拔

五、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我国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章 农村学生“弃学”现象的现实表现

一、P县农村学生分流现状简述

二、农村学生“弃学”现象的具体表现

(一)显性弃学:“不读,就去打工”

(二)隐性弃学:“我这么笨,学也学不会”

(三)放弃升学:“大学读不读都一样”

第二章 农村学生“弃学”现象的理论分析

一、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理论

(一)社会分层:农村学子所处的社会背景

(二)社会流动: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

二、文化资本理论

三、教育筛选理论

第三章 农村学生“弃学”现象的原因探究

一、个人原因:农村学生自愿放弃学业

二、家庭原因:农村学生家庭资本薄弱

(一)农村家庭经济投入少

(二)农村学子家庭文化资本薄弱

三、学校原因:农村学生在教育选拔机制中的境况分析

(一)教育选拔固有的局限性

(二)农村学子在当前教育系统中不利地位

四、社会原因:国家制度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 农村学生“弃学”现象的不利影响

一、个人影响:不利于个人职业获得

二、家庭影响:不利文化资本的代际传承

三、学校影响:不利于正常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社会影响:扩大社会不平等

第五章 改善农村学生“弃学”现象的可行性措施

一、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育补偿:弥补农村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

三、公正选拔:增强农村学生在教育选拔中的竞争力

(一)关注农村学子的教育机会

(二)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四、多方配合:提高农村学生的就业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赵岚;

  •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巍;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社会流动; 文化资本; 农村学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