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RT-PCR鉴定、NS2-3区基因克隆及变异分析
【6h】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的分离、RT-PCR鉴定、NS2-3区基因克隆及变异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采取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产奶牛粪便及血凝块,处理后接种MDBK细胞,获得一株病毒。该分离毒能在MDBK细胞上形成有规律的病变,其病变效应与BVDV标准毒株相同。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验其余未发现病变的细胞培养物,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分离出NCP型BVD毒株。 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OregonC24V毒株全基因为模板,选择BVDVNS2-3基因重要区设计合成引物,对分离毒进行RT-PCR扩增,得到一条长约为665bp的片段。该分离毒基因组中无插入序列。 将此分离毒回归2月龄健康犊牛,接毒25天后扑杀剖检。犊牛表现为典型的急性病毒性腹泻症状和病变。采取脾、骨髓、肠淋巴结及血液接种MDBK细胞,细胞病变出现时间缩短,程度加剧。将此细胞毒进行RT-PCR检测,扩增出相应的665bp的片段,指示动物回归试验成功。 将PCR的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载体上,构建重组克隆质粒pMD18-T/NS2-3并转化入JM109工程菌,筛选后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得到的阳性重组子中含有NS2-3基因重要区基因,且是正确插入到载体中的。对克隆片段进行测序,并与其它已发表的BVDV毒株进行比较,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分离的野毒株NS2-3重要区核苷酸序列与79.8﹪~100﹪,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OregonC24V、ILLC、Osloss、VEDEVAC株同源性为83.2﹪~100﹪。由于该毒株与VEDEVAC株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为100﹪,命名此野毒株为VEDEVAC-Like(HB),属于BVDVIb基因亚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