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感光、趋光机制的研究
【6h】

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Thunberg)感光、趋光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文采用光镜、组织解剖学及电生理学方法对多种农田、果园等生态系统的捕食性天敌优势种—龟纹瓢虫的感、趋光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头正前方观,龟纹瓢虫成虫的复眼外形似半球,且后方稍向内合拢。每个复眼约包括630个小眼。每个小眼是由一套屈光器(一个角膜和一个晶锥)、6至8个小网膜细胞及其特化产生的视杆和基细胞等几部分组成,从解剖学上表明其复眼类型属于并列像眼。此外,晶体周围及小网膜色素细胞内均含有丰富的色素颗粒。 2.小眼整体纵切显示,其上、下段色素颗粒分布相对较多,中段分布较少。明、暗适应状态对小眼的色素颗粒分布有影响,性别对其分布无明显影响。其中,明适应状态下色素颗粒较均匀地分布于视杆两侧上下,暗适应状态时色素颗粒则主要分布在视杆部位的上侧,显示其具有一定的重叠眼性质,初步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复眼兼具并列像眼和一定的重叠象眼性质;而在相同的明、暗适应状态下其雌、雄成虫复眼的色素颗粒分布间无明显差异。 3.紫外和大部分可见光区的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刺激均能使龟纹瓢虫成虫复眼产生振幅不等的ERG反应。依据反应的相对光强LogⅠ振幅的大小(峰-峰值),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光谱敏感曲线在340~605nm的波谱范围内表现为3个大小不等的峰,其中主峰位于黄绿光区的562nm处,次峰位于524nm处,且主次峰ERG值相差不是很大,第三峰位于蓝光区的460nm处,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可能具有1至3种不同的光感受器类型。 4.光强度对龟纹瓢虫成虫复眼ERG值有影响。在一定的光强度范围内,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ERG值随白光刺激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前期增长较缓慢,后期逐渐呈现快-慢交替的趋势,整体趋势呈现出近“J”型的式样,表明龟纹瓢虫成虫复眼具有相当强的光强度自调节和耐光能力。 5.性别、昼夜节律及暗适应时间长短均对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ERG值有一定影响。白天和夜晚暗适应一定时间,在相同的相对光强度下,雄成虫的ERG值大于雌成虫;暗适应一定时间,在相同的相对光强度下,雌雄成虫的ERG值均为夜晚高于白天;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雌雄成虫的ERG值均随暗适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最后达一平台。不同的个体在白天和夜晚,ERG值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不同,白天一般需要约120min,夜晚相对短些,一般需要100min左右。这可能和不同个体之间在白天和夜晚复眼内细胞色素颗粒的移动速度不同有关。 6.龟纹瓢虫成虫复眼的ERG波形成分一般由4个部分组成:开光反应、正相电位、持续负电位和闭光反应,但闭光反应较小,不易看见。其中,光强、波长及刺激时程分别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