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灰葡萄孢固体发酵产物对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防除作用研究
【6h】

灰葡萄孢固体发酵产物对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的防除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 谢

展开▼

摘要

生物除草剂符合当代社会的农药发展要求,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开发除草剂是研发生物除草剂的重要途径。本试验以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为研究对象,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最佳产毒条件进行了摸索,并对其所产生的具有除草活性的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如下:
   1. 通过对灰葡萄孢固体发酵单一基质培养基和萃取溶剂进行摸索,发现以小米为单一基质培养基,丙酮为萃取溶剂,直接萃取法萃取灰葡萄孢产除草活性物质量最高。
   2. 通过正交组合试验,对灰葡萄孢组合基质培养基进行探索,确定小米5 g、高粱5 g、麦麸5 g、玉米秸秆2.5 g时灰葡萄孢产除草活性物质的量最高。
   3. 通过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明确了该菌株在加入1%的硝酸铵、1%蔗糖培养基中,20℃黑暗条件下,接种量8%、含水量80%、静置培养15 d,得到的除草活性物质活性最高。
   4. 利用该菌株的粗毒素进行了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棉花、小麦、花生植株的叶片上大部分产生了枯斑,数日后观察发现,用灰葡萄孢粗提物处理的作物,只有接触毒素的部位起作用,表明该毒素的作用机理为触杀型。
   5. 对该菌的粗毒素进行了剂型的初步探索,制作了2%灰葡萄孢粗提物水剂。结果表明,2%灰葡萄孢粗提物水剂具有更好的除草效果。将2%灰葡萄孢粗提物水剂经冷贮、室温、热贮后除草效果没有下降。
   6. 利用TLC、硅胶柱等对粗提物进行了初步分离纯化,得到两个具有较高除草活性的物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